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年伦效世博会上,工程师们指着火车不无炫耀地说:“这是我们的钢铁奴隶,我们喂他煤,他千百倍回

题目详情

铁路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效世博会上,工程师们指着火车不无炫耀地说:“这是我们的钢铁奴隶,我们喂他煤,他千百倍回报我们,以老鹰的速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创造这样神奇的机器,还有什么能阻档人类的进步?”

一一摘引自《塔里斯水晶宫史话》

材抖二 1880 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一一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

内阁学士张家骧(光绪帝的师傅)上奏反对修建铁路,他列举三大弊端:一是若铁路造成,商旅辐揍,洋人觊觎,何以应之?二是铁路沿线遇到田亩、屋庐等,必至贻害民间; 三是建设铁路会影响招商局(注:清廷官营企业)海运收入。

一一摘编自姜鸣《起草修建铁路的幕后人物》

材抖三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将投资的重点集中到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方面来,并以此作为其巩固“势力范围”和伸展侵略势力的手段。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绅商要求收回粤汉铁路主权的斗争,是全国收回路权斗争的发端,1910 年斗争达到高潮。1911年清政府以“国有”为名,企图再将川汉、粤汉铁路主权出卖给帝国主义,终于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摘自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

材抖四 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变化图

(1)材料一中的火车“千百倍回报我们”指的是什么?联系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火车发明与使用的相关历史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关于铁路兴建争论的实质。

(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国铁路命运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收回路权斗争的原因及其影响。

(4)你从材料四的两幅图表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综合以上材料你可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回报”:火车加强了地区(城市)间、国家间的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因素:市场的扩大对交通工具革新的要求;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知识的进步和技术人员的探索。 (2)理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减少军费的开支:有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质:近(现)代化问题上的观念冲突。 (3)变化:从兴建铁路遭遇极大阻力 到甲午战争后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原因: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清政府出卖路权;爱国势力(人民和绅商)维护路权。影响:维护了民族的利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4)信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火车机车制造从修复组装、技术改进、自主创新到世界领先。认识:火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中国近(现)代化进程艰难曲折;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自主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