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章繁简[清]顾炎武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

题目详情
文章繁简
 [清]  顾炎武
    韩文公作《樊宗师墓铭》曰:“维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相袭,从汉迄今用一律。”此极中今人之病。若宗师之文,则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子曰:“辞达而已矣。”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有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①畜之池。校人烹之,命曰:‘始舍之,圉圉②焉,少则洋洋③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此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使入《新唐书》,于齐人则必曰:“其妻疑而瞷之”,于子产则必曰:“校人出而笑之”,两言而已矣。是故辞主乎达,不主乎简。
    刘器之曰:“《新唐书》叙事好简略其辞,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且文章岂有繁简邪?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_______自然,_______有意于繁简,_______失之矣。当日《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④。”《新唐书》所以不及古人者,其病正在此两句上。”
    注:①校人,管理池塘的小吏。  ②圉圉,受困无力。  ③洋洋,欢乐。  ④前,旧,均指《旧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则时人之失而又失之者也 惩:劝戒制止
B. 有生鱼于郑子产 馈:赠送
C. 校人烹之,命曰 反:反而
D. 故其事多而不明,此作史之病也 郁:晦涩
(2)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___
若不出_______自然,_______有意于繁简,_______失之矣。
A. 于     而      则                 B.  而     于      则
C. 因     之      而                 D.  乎     则      者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B.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C.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D. 作书须注/此自秦汉以前可耳若今日/作书而非注不可解/则是求简而得繁/两失之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作者在开头段提出了全文的观点,并例举了《史记》《新唐书》等来证明。
B.作者认为言辞以达意为主,没有必要空泛地讨论语言的繁与简的问题,否则,好文章就不会出现了。
C.文章在第三段中以齐人妻与校人的话为例,将《孟子》与《新唐书》的写法作了对比,意在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
D.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指出《新唐书》所谓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其实不是优点而恰恰是缺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
译文:___
(2)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译文:___
(3)必须重叠而情事乃尽,此孟子文章之妙。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管池塘的人却把鱼烹煮了,回来向子产汇报说.反:通“返”,回去.
(2)A   “出”为动词,“自然”为名词,后面用“于”表引出动作的对象,前面两句是转折关系,选用“而”,最后一句是结果,用“则”.
(3)B    “此”为代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排除A;“耳”为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D;“则”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其前断句.排除C.句子翻译为:写作文章必须作注写清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情况在秦汉以前还是做得很好的;至于现在的人写作文章却没有作注以致读者无法理解,这样的话是因求简而得繁,两方面都有失误.
解析:抓住“此”“若”“则”等词来断句.
(4)C    “提倡写作时使用繁笔”错误,对比的用意是引出“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的观点.
(5)①所以:…的原因:病:弊病.句子翻译为:《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
②富贵:富裕高贵的人;显:显达.句子翻译为:问和他一道吃喝的人,他说全都是富裕高贵的人,但不曾有显达的人来我们家.
③重叠:重复;乃尽:完全地表现出来.句子翻译为:这里必须把话重复才能把人的情态和事的细节完全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孟子文章的妙处所在.

答案:
(1)C
(2)A
(3)B
(4)C
(5)①《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
②问和他一道吃喝的人,他说全都是富裕高贵的人,但不曾有显达的人来我们家.
③这里必须把话重复才能把人的情态和事的细节完全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孟子文章的妙处所在.

参考译文:
韩愈作《樊宗师墓铭》写道:“古人写文章必定自己遣词造句,后来(文章)水平低不能自己创作的人就去剽窃盗用他人的.后人总是向前人公开抄袭搬用,从汉朝到现在都是这样.”这很准确地说中了现在文人的毛病.至于宗师的文章,在劝诫制止当时人的过失时自己却也犯了过失.写作文章必须作注写清一些必要的内容,这情况在秦汉以前还是做得很好的;至于现在的人写作文章却没有作注以致读者无法理解,这样的话是因求简而得繁,两方面都有失误.孔子说:“言辞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言辞注重的在于表达意思,不必评说它是繁还是简.(如果)对言辞繁简的评说兴盛了,好文章也就消失了.《史记》中纷繁详细的描写必定胜过《汉书》简陋单薄的叙述.《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
“时子通过陈子把(齐王说的话)转告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
   “齐国一个人,在家里有一妻一妾.她们的丈夫出门,必定是喝足了酒、吃饱了肉之后才回家.他妻子问与他一道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富裕高贵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 ‘丈夫出门,总是酒足饭饱后回来;问和他一道吃喝的人,他说全都是富裕高贵的人,但不曾有显达的人来我们家,我打算悄悄地查看他到什么地方去.’”“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派管理池塘的人把鱼养在池塘里.管池塘的人却把鱼烹煮了,回来向子产汇报说:‘刚放它时,死气沉沉的,过了一会,就欢乐起来,悠然地游往水深处而消逝了.’子产说:‘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管池塘的人出来后,对人说:‘谁说子产很聪明?我已经把鱼煮熟吃了,可他还说:“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得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
这里必须把话重复才能把人的情态和事的细节完全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孟子文章的妙处所在.假使(把《孟子》的故事)写进(文字俭省的)《新唐书》,对“齐人”这个故事,必定(概括地)写成“他的妻子怀疑他,就悄悄地查看他”;对“子产”这个故事,必定(概括地)写成“小吏退出后嘲笑子产”.(只概括成)两句话罢了.所以,言辞注重的在于表达清楚意思,注重的不在于简洁.
刘器之说:“《新唐书》叙述事情喜好言辞简略,所以它叙述的事情大多晦涩不明晰,这是写作史书的弊病.况且写作文章,哪里存在刻意去追求繁复或简洁的做法呢?古人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认为写文章,就如同风从水面上吹过,自然而然地形成波纹;如果不是自然地形成,而是有意地追求繁复或简洁,那么就会出现弊病了.当时(曾公亮)《进<新唐书>表》说:“《新唐书》所叙的事情比起《旧唐书》有所增加,而它的文字却比《旧唐书》简略.”《新唐书》比不上古人史书的原因,它的病根正在这两句话上.
看了 文章繁简[清]顾炎武韩文公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子中“若、乃、而”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今欲发之,乃能从我乎/余,而所嫁妇  2020-04-06 …

林之栋画兰(《荒鹿偶谈》)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  2020-06-21 …

林之栋画兰林之栋善画兰,好游,闻兰所在,则必大寻之.樵者或告:某山大壑中,常闻兰花气特多,茅棘虎豹  2020-06-21 …

[透光鉴]中的铭文之所以能于光中现,是因为.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  2020-06-2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中的“铭”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  2020-07-07 …

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  2020-07-25 …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若幸而男,吾奉之赵宗灭乎,若号B.屠岸贾闻之,索于宫  2020-11-08 …

文学类文本阅读孩儿面梁晓声那天晚上,我在友人家做客。友人乃中年书法家,墨迹很是值钱,其父生前也是一位  2020-11-22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若幸而男,吾奉之赵宗灭乎,若号B.屠岸贾闻之,索于  2020-12-17 …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若幸而男,吾奉之赵宗灭乎,若号B.屠岸贾闻之,索于宫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