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②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③,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
题目详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②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③,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④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⑥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馀⑦,睨⑧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⑨,可列坐而庥焉⑩.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乍:或者。③倍尺:二尺。④逾:越过。
⑤泓:深潭。⑥被:通“披”,覆盖。⑦纡(yū)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
⑧睨(nì):斜着眼睛看。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民桥其上___ (2) 其长可十许步___
(3)潭幅员减百尺___ (4)然卒入于渴___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人琴俱亡》)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作者围绕“石渠”依次写了石泉、石泓、石潭,请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②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③,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④石而往有石泓⑤,昌蒲被⑥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又北曲行纡馀⑦,睨⑧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⑨,可列坐而庥焉⑩.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乍:或者。③倍尺:二尺。④逾:越过。
⑤泓:深潭。⑥被:通“披”,覆盖。⑦纡(yū)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
⑧睨(nì):斜着眼睛看。⑨箭:小竹。⑩庥(xiū):同“休”,休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民桥其上___ (2) 其长可十许步___
(3)潭幅员减百尺___ (4)然卒入于渴___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 有泉幽幽然 | 然卒入于渴 |
B. 逾石而往有石泓 | 潭西南而望 |
C. 其鸣乍大乍细 | 不可知其源 |
D. 渠之广 | 乃记之而去 |
(1)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人琴俱亡》)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4.作者围绕“石渠”依次写了石泉、石泓、石潭,请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当地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桥.桥:搭桥(架桥 建桥);
②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可:大约;
③潭的旁边全是奇异的石头.减:不足;
④但最终流入袁家渴.卒:最终,最后.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然:…的样子/表转折,然而;
B:而:表承接/表修饰;
C:其:其:代词,它的/代词,它的;
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这件事.
故选:C.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侧:侧面;荚:美丽;列:并列;庥:休息.句意为: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②句中重点词有:何以:为什么;闻:听到;丧:死.句意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解答此题要忠于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进行简单分析或概括.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案:
1.(每小题(1分),共计4分) (1)建桥,修桥 (2)大约 (3)不足 (4)最终,最后
2.C (2分)
3.(每小题(2分),共计6分)
(1)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2分)
(2)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分)
(3)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分)
4.(共计(3分),一点一分,学生概括出特点即可)
①从“泉幽幽然”可以看出石泉的“幽然”;
②从“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可以看出石泓的“碧绿”;
③从“清深多鯈鱼”可以看出石潭的“清深”.
①当地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桥.桥:搭桥(架桥 建桥);
②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可:大约;
③潭的旁边全是奇异的石头.减:不足;
④但最终流入袁家渴.卒:最终,最后.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意及用法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及用法.
A:然:…的样子/表转折,然而;
B:而:表承接/表修饰;
C:其:其:代词,它的/代词,它的;
D: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这件事.
故选:C.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有:侧:侧面;荚:美丽;列:并列;庥:休息.句意为: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②句中重点词有:何以:为什么;闻:听到;丧:死.句意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会,解答此题要忠于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进行简单分析或概括.结合原文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案:
1.(每小题(1分),共计4分) (1)建桥,修桥 (2)大约 (3)不足 (4)最终,最后
2.C (2分)
3.(每小题(2分),共计6分)
(1)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2分)
(2)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2分)
(3)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2分)
4.(共计(3分),一点一分,学生概括出特点即可)
①从“泉幽幽然”可以看出石泉的“幽然”;
②从“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可以看出石泓的“碧绿”;
③从“清深多鯈鱼”可以看出石潭的“清深”.
看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堇青石会分解么做助熔剂降低煤灰熔点实验中,加入含铁的助熔剂后,X射线衍射光谱中堇青石的出峰没了.不只 2020-03-30 …
选词填空。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于世界各地。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 2020-05-14 …
说明文讲究语言的科学性。请以下面句中加粗的词为例对此特征进行说明。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 2020-05-14 …
指出下列各句画线词语的词性。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 2020-05-14 …
英语翻译1、根据跟Sam的交谈,下周南京的出差行程如下,请提前告知,如果你需要我们为你订票2、我收 2020-06-12 …
秋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处和意思陶渊明写的,一句民言. 2020-07-01 …
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A.傩戏的出现B.南戏的出现C.元杂剧的兴起D.清京剧的兴起 2020-07-13 …
关于澳大利亚的几个对错题1.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2.澳大利亚煤和铁矿石的出口量均 2020-11-11 …
唐朝时的水路交通线发达,南方的出发地是[]A.广州B.扬州C.泉州D.登州 2020-11-12 …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3题类人猿起源和曙猿化石的发现王景文近几年来4000多万年前的曙猿化石的出土引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