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曾国藩的为学之道译文.

题目详情
曾国藩的为学之道译文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按:曾氏之历史功过是非,留给别人去说.但其人为学时有精妙之论,不论对于四书五经,还是现在的信息科目的学习深造,想真的有点自己的东西,都有一些规律需要而且必须遵循.兹录之以为借鉴,于己浮躁、不耐、无恒之陋习,或有小补也:)
细思不能主一之咎,由于习之不熟,由于志之不立,而实由于知之不真.若真见得不主一之害心废学,便如食乌喙之杀人,则必主一类.不能主一,无择无守,则虽念念在四书、五经上,亦只算游思杂念,心无统摄故也.况本为歧念乎?
余生平以无恒之故,百无一成.即写字一端,用力亦不少,而时进时退,时好之,时不好之,时慕欧、柳、时慕赵、董,趋向无定,作辍靡常.学古文则趋向略有所定,亦以不常作之故,卒无所成,每用悔叹.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诚哉,是言也!
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日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本.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手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如恍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已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按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榜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日: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技,适中则涵则涵德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场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大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尔读书易于解说文义,却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体察"二语悉心求之.
看了 曾国藩的为学之道译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以Y作为乡道的代号?我国道路按其行政等级主要分为国道(含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乡道、村道  2020-05-13 …

材料作文: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  2020-06-2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  2020-07-01 …

从A地到B地全程290千米,前一路段为国道,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国道上行驶的速度为60k  2020-07-09 …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分析清朝学术史时曾说:“我朝三百年问,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  2020-11-06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  2020-11-14 …

求一篇作文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  2020-11-1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公路网规划的颁布实施,江西省大约53%左右的  2020-12-0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32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  2020-12-25 …

“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和该主张类似的有①“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②“自由为体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