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①:这里指蟋蟀。 槎②: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草际鸣蛩①,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②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①:这里指蟋蟀。 槎②: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正人间天上愁浓”“不相逢”,既是写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也是写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虚实结合,想象;“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一语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草际鸣蛩,惊落梧桐”,以动衬静.
答案:
(1)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1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1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分)
(2)①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2分)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2分)
③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2分)
④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
⑤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
参考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赏析: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转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对时局的忧虑,二者交融一起,形诸笔端,便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词作的基调.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词作开首,词人抓住秋天自然现象的两个突出特征落笔.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此时此际,此情此景,在词人看来,正是人间天上离愁别怨最浓最重的时候.词人开首落笔即蒙上一层凄冷色彩,想象相当阔大,由眼前之景,即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此外,着一“惊”字,表明词人自身也为离愁所“惊”.词作题为“七夕”,由此可知“人间”的“愁浓”之中也包含了自己,从而含蓄地点出自己也为离情别愁所煎熬.次二句,“云阶月地,关锁千重”,词人的笔触放得更开,叙说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谓天上.唐杜 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末三句,“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词人在此继续展开其想象之笔,描述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写自身体验的离愁,和对离愁中牛郎、织女的深切同情.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词作下片首三句紧承上片词脉,词人继续展开想象.上片是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这里则是忧虑牛郎、织女别恨的难以穷尽.一个“想”字,道出了词人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怀.“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这两句由想象回到现实.词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关注之情溢于言表.结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甚”字加以强调,突出了词人的耽心与关切.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词人一笔两到的写法,词作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但又何尝不是在抒写自己的情怀.如果没有自己深切的感情体验,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词作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天上人间的遥相呼应,对开拓词作意境,气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胸襟.此外,本词叠句的运用,口语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词作的感染力.
(2)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虚实结合,想象;“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一语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草际鸣蛩,惊落梧桐”,以动衬静.
答案:
(1)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如浩渺星河中的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1分)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1分)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分)
(2)①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2分)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2分)
③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2分)
④语句叠用/反复.上片,叠用三个“浮槎”,写有情人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下片,叠用三个“霎儿”,写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大概牛郎织女还在分离吧.将离别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
⑤以动衬静.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词人清晰地听到草丛中蟋蟀的叫声和梧桐叶子掉落的声音,极写静夜,在如此静寂凄清的七夕之夜,词人愈加生发出一种与织女牛郎同病相怜的离愁.(2分)(任举其中一片作为例子即可)(2分)(技法,分析情感/效果.各1分.)
参考译文: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
赏析:
这首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有可能是建炎三年(1129)写于池阳的.是年三月赵明诚罢江宁守;五月,至池阳,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赵明诚独赴建康应召.这对在离乱中相依为命的夫妻,又一次被迫分离.此时,李清照暂住池阳,举目无亲,景况倍觉凄凉.转眼到了七月七日,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对时局的忧虑,二者交融一起,形诸笔端,便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词作的基调.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词作开首,词人抓住秋天自然现象的两个突出特征落笔.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此时此际,此情此景,在词人看来,正是人间天上离愁别怨最浓最重的时候.词人开首落笔即蒙上一层凄冷色彩,想象相当阔大,由眼前之景,即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此外,着一“惊”字,表明词人自身也为离愁所“惊”.词作题为“七夕”,由此可知“人间”的“愁浓”之中也包含了自己,从而含蓄地点出自己也为离情别愁所煎熬.次二句,“云阶月地,关锁千重”,词人的笔触放得更开,叙说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和织女被千重关锁所阻隔,无由相会.“云阶月地”,以云为阶,以月为地,谓天上.唐杜 牧《七夕》诗:“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末三句,“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张华《博物志》卷三:“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词人在此继续展开其想象之笔,描述牛郎、织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短暂相会之期,其余时光则有如浩渺星河中的浮槎,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写自身体验的离愁,和对离愁中牛郎、织女的深切同情.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词作下片首三句紧承上片词脉,词人继续展开想象.上片是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这里则是忧虑牛郎、织女别恨的难以穷尽.一个“想”字,道出了词人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也表露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情怀.“牵牛织女,莫是离中”,这两句由想象回到现实.词人仰望星空,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关注之情溢于言表.结句“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了吧!“甚”字加以强调,突出了词人的耽心与关切.
这首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词人一笔两到的写法,词作写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但又何尝不是在抒写自己的情怀.如果没有自己深切的感情体验,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感人的作品.整首词作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天上人间的遥相呼应,对开拓词作意境,气氛的烘托,都起到重要作用,也展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阔大胸襟.此外,本词叠句的运用,口语化的特色,也都增加了词作的感染力.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名句默写(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2),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3 2020-05-16 …
英语翻译您最近过的好吗?新的一年到来,先祝您新年快乐啊,马上就快要过春节来,希望您的身体一年比一年 2020-05-17 …
旅游日常交际用语表示个人英语水平很低,但明天要与老外交流,带他们去旅游胜地,不过只需要简单日常交际 2020-06-04 …
赏析下面这首小诗精卫顾炎武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 2020-06-20 …
在史记赵世家中有提到赵简子生病,五天不醒人事,后请扁鹊来看.我查了下百度赵鞅卒于公元钱475,而扁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①古形势,相对立金焦②。长江万里东注,晓吹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相传蔡桓公病得忒厉害,且百药无效。御医扁鹊来会诊。扁鹊问:“大王是什 2020-07-28 …
为美好的未来去努力拼搏奋斗吧有信心的来说、美好一点来说,这是对的!但是实际来说,美好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2020-11-03 …
知识应用,解决问题.(一)预习思考:2005年夏天,数以万计的喜鹊给湖北黄陂三里镇的果农制造了“天大 2020-11-18 …
根据说话人的角度和进球情况,对下面的话改写句子:欧文一个远距离射门,真可惜,球在门框上碰了一下,差点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