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质胜文则野?对于这句话,卫君翰的《论语今解》里解释的是内在的品性道德等修养如果超过外在的知识技艺等修为,就会成为粗野的人,为什么就是粗野的人呢?

题目详情
质胜文则野?
对于这句话,卫君翰的《论语今解》里解释的是内在的品性道德等修养如果超过外在的知识技艺等修为,就会成为粗野的人,为什么就是粗野的人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反映了一贯的中庸思想.不偏不倚,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也不主张偏胜于质.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要有懂得礼仪,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文与质的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孔子的文质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君子,既要充实自己,修身养性,又要推销自己,为人所知.君子不是不求名,而是不求虚名.“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的是名实相符,既不妄取虚名,也不埋没自己的才华.我觉得把这句话扩展开来写,会很创新,也很有现代意义.文质彬彬的“君子”,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文与质的高度统一是“和谐”的体现.建议 你结合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旁证博引,思接古今.祝你写出佳作!
看了 质胜文则野?对于这句话,卫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