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渔家傲•东昌道中①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①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①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副什么画面?
(2)“午睡觉来愁似织” 中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东昌道中①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①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副什么画面?
(2)“午睡觉来愁似织” 中哪个字用得妙,请作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的手法主要从观察的角度分析,是远近结合;第二问结合诗句描绘画面,最后指出其特点并分析情感.
(2)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1分)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
答案:
(1)远近结合(1分);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1分);借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1分).(3分)
(2)“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1分)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1分)(3分)
赏析:
词作开首二句描绘的是远近之景: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这是由苏轼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新城道中》)衍化而来.然而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感情.《新城道中》写的是春天久雨后的晴朗,透露了欢快情绪;本词写的却是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午睡觉来愁似织”,表明前两句是作者午睡醒来可见之景,“愁”,固然是由景色之凄清而引起,然而“愁”到“似织”,总是另有原因吧.“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点明题目中的“道中”是水路.东昌,是清东昌府,在今山东聊城县境内,地处大运河中段.作者此时正孤身乘船在大运河上,又从词的下片得知,船正向北驶去.“帆直”,表明是顺风,船行甚速.作者是江南人,却孤身在北方,而且船还载着他继续北行,可见他是位羁旅行役者,官身不自主,“如织”的是思乡之愁.也许刚才在午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家乡,然而要真的使梦境成为现实,却似轻飘的游丝一般,欲飞无力.
下片开首二句继续描述两岸的所见景致,透过苍茫的烟水,依稀可辨的是古渡头和村落人家,陌上垂杨早已衰黄,在秋风中瑟瑟发抖.这一切更加撩拨着作者心中的思乡愁绪.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之处,不同是一写水路,一写陆路.他们都写出了“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之情,恰在此时,一行雁阵向南飞去.本来这是天空中出现的自然情景,作者却有意将“雁南”“人北”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且连用两个“自”字,加强了语气,突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面对此情此景时的难堪情态.这词以景作结:时间已是傍晚,萧瑟秋风阵阵吹过,飘落的荻花,铺满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江上浩浩渺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作者满腔愁绪与心事,都融于这萧瑟茫茫之中了.
“东昌道中”写的是从一天的中午到傍晚,乘船沿途所见所感,虽说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已不足新鲜,但皆出自真情实感,又能做到情景交融,亦不失为成功之作.
(2)此题考查了“炼字”.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1分)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
答案:
(1)远近结合(1分);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1分);借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1分).(3分)
(2)“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1分)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每点1分)(3分)
赏析:
词作开首二句描绘的是远近之景:近处,一阵秋雨过后,萋萋的野草又呈现出一片碧青色;抬眼远望,但见远山一片青翠,山顶正积着一层如棉絮般的白色晴云.这是由苏轼的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新城道中》)衍化而来.然而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感情.《新城道中》写的是春天久雨后的晴朗,透露了欢快情绪;本词写的却是秋雨后的凄清,流露的是凄苦之情.“午睡觉来愁似织”,表明前两句是作者午睡醒来可见之景,“愁”,固然是由景色之凄清而引起,然而“愁”到“似织”,总是另有原因吧.“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点明题目中的“道中”是水路.东昌,是清东昌府,在今山东聊城县境内,地处大运河中段.作者此时正孤身乘船在大运河上,又从词的下片得知,船正向北驶去.“帆直”,表明是顺风,船行甚速.作者是江南人,却孤身在北方,而且船还载着他继续北行,可见他是位羁旅行役者,官身不自主,“如织”的是思乡之愁.也许刚才在午睡梦中.回到了江南家乡,然而要真的使梦境成为现实,却似轻飘的游丝一般,欲飞无力.
下片开首二句继续描述两岸的所见景致,透过苍茫的烟水,依稀可辨的是古渡头和村落人家,陌上垂杨早已衰黄,在秋风中瑟瑟发抖.这一切更加撩拨着作者心中的思乡愁绪.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相似之处,不同是一写水路,一写陆路.他们都写出了“在天涯”“断肠人”的愁苦之情,恰在此时,一行雁阵向南飞去.本来这是天空中出现的自然情景,作者却有意将“雁南”“人北”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且连用两个“自”字,加强了语气,突出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和面对此情此景时的难堪情态.这词以景作结:时间已是傍晚,萧瑟秋风阵阵吹过,飘落的荻花,铺满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江上浩浩渺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作者满腔愁绪与心事,都融于这萧瑟茫茫之中了.
“东昌道中”写的是从一天的中午到傍晚,乘船沿途所见所感,虽说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已不足新鲜,但皆出自真情实感,又能做到情景交融,亦不失为成功之作.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会唱歌的雨》雨在沙地里唱歌,于是蜗牛钻进了窝.雨在柳树上唱歌,于是小鸟飞进了窝.请续编:雨在——— 2020-03-30 …
请续编雨在沙地上唱歌,于是蜗牛钻进了窝.雨在柳梢上唱歌,于是———————.雨在——-唱歌,于是—— 2020-03-30 …
有些歌曲的歌词中都含有“亦”这个字,如李羿慧的花开花落,歌词是雨茫茫,雾茫茫,盼望花开花亦落 后妈 2020-05-17 …
用成语造句春暖花香莺歌燕舞雨丝风片李白桃红枯木逢春春晖寸草寸草生辉春华秋实春去秋来春风雨露花明柳媚 2020-06-18 …
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遥遥,盼过昨宵又盼今朝,盼来盼去魂也消,梦也渺渺,人也渺渺,天若有情 2020-06-23 …
风雨总在太阳后,请相信有彩虹是哪首歌的风雨总在太阳后,请相信有彩虹,请问这句话是出自哪首歌的歌啊 2020-07-01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 2020-07-29 …
仿写句子.雨在草地上唱歌,于是花儿开放了.雨在小溪里唱歌,于是().雨在()唱歌,于是().后半句也 2020-12-01 …
查塔卡杜鹃传说印度有一种叫查塔卡的杜鹃.它只在雨天唱歌,只饮雨水为生.如果很久没下雨,查塔卡就会停止 2020-12-01 …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①沿着一条弯曲小道迤逦而行,不知不觉就走进了画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