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

题目详情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苗青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也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形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选自《中学生文摘》)(1)第①自然段划线句手法多样,情感丰富,请从词语的运用或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2)第⑤自然段说“我学会在那响声中读人”,请概括作者读到了哪几类人,并逐一写出他们不同的个性。
(3)请你说说第⑨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感悟,还没有写完,请你将它写完整。
    从作者对人的阅读中,我感悟到人的品格体现于细节,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美好的细节,它们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永恒。例如:在困难中同学投我以一个鼓励的眼神,挑灯夜读时母亲为我端上温热的牛奶,……
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再写三个类似的细节。(句式不必一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3)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含住了锁舌”“压”( 合、含)这个动词,在句中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掩门时的轻柔,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
例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关门的那一刻比作是一把扇子被合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掩门时的轻柔,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
(2)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因为分析散文必须注意题目的含义和文章的“神”-主旨.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第一类人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他们细心,体贴.第二类人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他们粗心,不太体贴.第三类人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他们粗鲁自私,不顾他人感受.
(3)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结尾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照应开头、前文.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什么感悟或者情感;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第⑨自然段篇末点题,又照应了第③段的内容,作者心中对当年小心关门仍发出声响一直留有遗憾,现在终于能为父亲无声关门,了却了心愿,表明作者学会了通过细节传递对他人的关怀、尊重.
(4)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注意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内容要围绕积极向上的细节,有具体的内容,如夏天的扇子、口渴时的水等.示例:在作业本上老师给我们的精心批改,在成功时朋友真心为我竖起大拇指.
答案
(1)例1:“压”( 合、含)这个动词,在句中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掩门时的轻柔,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
例2: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关门的那一刻比作是一把扇子被合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掩门时的轻柔,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
(2)第一类人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他们细心,体贴.第二类人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他们粗心,不太体贴.第三类人离开时“砰”地一声关上,发出巨响,他们粗鲁自私,不顾他人感受.
(3)第⑨自然段篇末点题,又照应了第③段的内容,作者心中对当年小心关门仍发出声响一直留有遗憾,现在终于能为父亲无声关门,了却了心愿,表明作者学会了通过细节传递对他人的关怀、尊重.
(4)示例:在作业本上老师给我们的精心批改,在成功时朋友真心为我竖起大拇指.
看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苗青①小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回家的敲门声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  2020-05-13 …

只是知道结尾好像是我捏着钥匙,伸过手去开那扇紧锁的门,钥匙刚一触到门―—门竟然没锁!原来我一直认为  2020-06-17 …

写出每组句子中带有括号的词语的不同意思1.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养花的(门道).()我每天把自行车放  2020-07-13 …

写出每组句子中带有括号的词语的不同意思1.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养花的(门道).()我每天把自行车放  2020-07-13 …

出门旅游,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游客所在地区的居民形象;走出国门,每一位游客都是一张“国家名片”,  2020-08-02 …

作为晚间体育活动,我绕着街区散步一圈,我妹妹沿着同一方向同一路线跑了几圈.我们同时出家门也同时进家门  2020-11-08 …

让孩子自己走阅读题每天放学,当我带着孩子排队走出校门,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来接孩子的家长等在学校的门口  2020-11-14 …

怎样才能学会读音标呢?我不会读英语音标我听着每个音标怎么发音都一样呢?不会读音标也就不会读英语单词真  2020-11-15 …

实验幼儿园的伙食能否花样多一点?在实验幼儿园一进门的右面墙壁上贴着每日食谱,这段时间我留心观察了一下  2020-12-08 …

回家的敲门声①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