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邯郸道上宋荦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注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2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3.简析“卢生”在诗中的作用。(4分)
【答案】
22.通过秋风、古木、荒祠、雨水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的古道秋景图(2分),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氛围(2分)。
23.借用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2分),含蓄地表达了对步卢生后尘、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的讽刺(2分)【解析】
2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前两句找出构成画面的意象关键词,一般都是找描写景物的词,如秋声(秋风)、古木、荒祠、潦清(雨水)等意象;第二问,可在感悟整首诗歌的意境基础上,结合着这些意象词,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分析作答。如秋风阵阵、古木沧桑、祠庙破败等;由这些画面可以体会出所营造的氛围是萧瑟凄凉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3.
试题分析:通过诗歌注释可知运用了卢生“黄粱一梦”的典故;“满身尘土”“拜”点出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名利客”最终步卢生后尘的结局。所以答题时,可结合着典故来分析“卢生”所体现的讽刺效果。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初二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个工程师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100m³,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 2020-05-13 …
麻烦请帮我解答这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一个工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600立方米,在前两天一共 2020-05-22 …
阅读《泥土的声音》回答问题1.文章第一段说“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请问“泥土的声音”是实质是什么 2020-06-12 …
赵强同学借了一本书,共208页,要在两周内读完,当他读了一半时,发现平均每天多读21页才能在两周内 2020-06-20 …
赵强同学借了一本书,共208页,要在两周内读完,当他读了一半时,发现平均每天多读21页才能在两周内 2020-06-20 …
一道初2的数学题..两台工效不同的拖拉机共同工作,在15小时内耕完全部土地的1/6,如果第1台工作 2020-07-26 …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先声明:要有关系式~思路~谢.原计划在10天内完成某土方工程,某工程施工时,前 2020-08-03 …
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土600m3,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m3,由于整个工程调整工期,要 2020-11-06 …
有几题~如下:1一个工程队原定一周内完成340土方工程,第一天完成60土方,现在要比原定计划少2天完 2020-11-07 …
一工程队原定在一周内完成340土方的工程,第一天完成了60土方,现在要比原计划至少提前两天完成任务,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