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肿瘤蛋白(且具有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临床使用发现此蛋白质对肿瘤确良好的疗效,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大量生产.其过程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肿瘤蛋白(且具有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临床使用发现此蛋白质对肿瘤确良好的疗效,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大量生产.其过程大体如图所示: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2)图中a过程叫______,它是基因操作的核心步骤.
(3)将抗肿瘤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并在大肠杆菌细胞内成功表达产生了抗肿瘤蛋白,由于______,因此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抗肿瘤蛋白.

(4)细胞工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通过获得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并与抗肿瘤蛋白结合制成“生物导弹”,以实现“靶向杀癌”.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______细胞,要获得能产生抗肿瘤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至少要经过______次筛选.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给小鼠注射的特定的物质是______.
②实验室无法单独培养能获得单克隆抗体的细胞.通过细胞工程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由于具备______的优点,使单抗技术获得成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图中a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它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3)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产量较高,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要表达的蛋白质.
(4)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采用的是已免疫的小鼠B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即经过注射特异性抗原,然后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需要经过至少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终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
②最终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既能在体外条件下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故答案为: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PCR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繁殖快、产量较高
(4)①浆(效应B)    2    特异性抗原(或癌细胞)
 ②既能在体外条件下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看了 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存在一种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的意义在于A.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绩效的持续发展B.促进形成一个更加绩效导向的企  2020-05-31 …

2008年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的10个电网观冰哨发现结冰现象,开始采用电流短路融冰--让两条导线人  2020-11-11 …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  2020-11-11 …

物理小题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电流热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导体具有〔〕  2020-11-2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B.法拉第最先引入“场”的概念,并最早发现了电流  2020-12-01 …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方面下列哪种物理现象的发现和利用,视线里电能大规模生产(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人类  2020-12-05 …

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国民经济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发展上来,以实现经济转  2020-12-31 …

奥斯特相信电和磁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他坚持不懈地做了许多实验,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小张自己动手  2021-01-12 …

常温超导何时实现?什么是超导?"超导现象:当温度降到某一温度时,金属的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超导体:能够  2021-01-13 …

“超导”是20世纪初科学家的重大发现,超导现象是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假如有一天,科学家研究出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