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海底绿洲——珊瑚礁汪稔孟庆山珊瑚其实是人们对珊瑚虫的习称,它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腔肠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海底绿洲——珊瑚礁

汪 稔  孟庆山

  珊瑚其实是人们对珊瑚虫的习称,它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腔肠动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珊瑚虫以群居为主,它们是海洋里的吉普赛人,喜欢到处漂游,四海为家。单个珊瑚虫的外形很像个肉质小口袋,口袋顶部是珊瑚的口,口的周围长满有绒毛的触手。看似温顺的珊瑚,其实是肉食性动物,它们通过毛茸茸的触手从海水中捕捉食物;珊瑚虫将食物消化以后会分泌出石灰质,形成骨骼与灰质外壳。当珊瑚虫死亡之后,其骨骼遗骸积聚起来,新生的后代又在这些遗骸上繁殖生长,久而久之,形成了海底千变万化的珊瑚形态。

  岩石是珊瑚最好的附着体,一旦碰到海岸边的岩石或礁石时,它们就会扎根生长;除岩石外,珊瑚还能附着在海底细砂和泥质基底上。珊瑚生命的世代延续和积累成就了珊瑚礁海岸,其形态在所有热带海岸中别具一格。而且,珊瑚礁生物群落中珍稀生物很多,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海区。珊瑚礁提供不同大小的空间缝隙,让多种鱼、虾、贝、藻和其他门类的海洋生物栖息其中,生长繁衍,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海上长城”等美誉,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和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珊瑚分布范围很广,但主要产于热带浅海区;在温带和寒带海区(特别是沿岸浅水区)也较常见,甚至在超深渊带也有珊瑚虫的代表(如海葵)。珊瑚礁在全球海洋中所占面积虽不足0 . 25%,但超过1/4的已知海洋鱼类靠珊瑚礁生活,并和珊瑚礁相互依存。多数造礁珊瑚组织本身并没有色素,它们美丽的颜色多半来自于体内的共生藻;在正常水温条件下,虫黄藻总是与珊瑚虫共生,给珊瑚礁染上金色、红色或黄色的光彩。而我们通常看到的那些洁白如玉的珊瑚,其实是珊瑚虫死后经人工浸泡冲刷而成的珊瑚骨骼。

  这些微型共生藻类为珊瑚虫提供能量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物质循环,如珊瑚藻类和仙掌藻类是海洋珊瑚礁的组成者。每年夏天水温升高时,很多地方的珊瑚都会“白化”。因为如果出现水温太高或太低、水中盐度因大雨而骤降、海水太过混浊等恶劣环境时,共生藻类就会离开寄主——珊瑚虫,从而导致整个珊瑚组织失去色彩变成透明的,直接露出珊瑚白色的钙质骨骼。不过短期内,“白化”的珊瑚并没有死亡,如果环境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共生藻便可能再度快速增长,使珊瑚恢复原有的靓丽色彩。

  珊瑚礁的功能很多,它不仅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还能贮存油气资源并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另外,在珊瑚礁区建立的海洋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既是人们的旅游胜地,又是科研基地。

  珊瑚礁之所以坚硬,是因为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并通过一代代的新陈代谢,将这些石灰石黏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温室效应。珊瑚礁不但能平衡自然环境,还能帮助人们解除病痛。早在20世纪70年代,法国的物理学家帕塔特博士就发现,珊瑚与骨骼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在法国,珊瑚首次代替骨骼被植入人体内。卡依莱民博士说:“我们没想到置入人体的珊瑚礁很快就被吸收了,并且转化为骨骼,这简直是个巨大的发现。因为以前用合成材料作为骨骼的替代物,对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现在不同了,珊瑚礁完全能与破碎的骨骼融合在一起,就像新长出来的骨骼一样。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11月下半月刊,有删节)

(1)

下列对珊瑚的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珊瑚其实是人们对珊瑚虫的习称,它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微小腔肠动物,喜欢群居生活。

B.

珊瑚虫的口的周围长满有绒毛的触手,它们通过毛茸茸的触手从海水中捕捉食物,主要以海洋中细小的鱼虾为食。

C.

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形成骨骼与灰质外壳。

D.

一代代珊瑚虫死后留下石灰质的骨骼遗骸,最终堆积形成坚硬的珊瑚礁。

(2)

下列对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海上长城”的原因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珊瑚礁生物群落中珍稀生物很多,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海区。

B.

珊瑚礁为多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让它们在这里生长繁衍。

C.

珊瑚礁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还能贮存油气资源。

D.

珊瑚礁不但能平衡自然环境,还能帮助人们解除病痛。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

珊瑚分布范围很广,在热带浅海区,温带、寒带海区(特别是沿海浅水区)以及超深渊带海区都很常见,它们喜欢到处漂泊,四海为家。

B.

珊瑚礁经常呈现金色、红色或黄色的靓丽色彩,可是这些美丽的颜色并非是珊瑚组织本身所拥有的,而是完全来自于体内的共生藻。

C.

每年夏天水温升高时,很多地方的珊瑚都会“白化”,是因为这时共生藻类离开了珊瑚虫,从而使珊瑚组织失去色彩,直接露出白色的钙质骨骼。

D.

珊瑚礁被植入人体后很快就被吸收了,并且转化为骨骼,这说明珊瑚和人类的骨骼成分是一样的。

(4)

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2-11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广告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B;2.D;3.C;4.A;解析:(1) 文中并未说“主要以海洋中细小的鱼虾为食”,属无中生有。 (2) 要抓住“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海上长城”的作用来分析,“还能帮助人们解除病痛”这一功能和保护海洋...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一篇800字的作文材料:有一中鱼把它放在鱼缸里,它只能长1寸大小,当把它放在湖里时,它最大可以长  2020-05-13 …

请帮我解一个物理题一高压锅上写有十八厘米压力锅字样,排气阀的质量是七十克,排气孔的面积是十平方毫米  2020-05-13 …

求一篇用英语写的处于危险当中的动物,是写鲸的,从它是什么动物,它为什么濒临灭绝,问题是什么,举一个  2020-06-07 …

听力好的动物?有一句话说,“森林里掉下一根针,鹰看到了它,听到了它,但熊闻到了它.”那请问“?”是  2020-06-19 …

做物理题时,有些概念一直混淆不清,老师让我好好看看书,可是我不知道要看什么,课本上有概念,可是我不  2020-06-21 …

一道物理题(坏温度计问题.求实际温度)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入冰水混合物  2020-06-24 …

哪些动物是两牺动物.具体名字叫什么.比如有鳄鱼,哪个品种的鳄鱼是两牺动物.它们的两牺是哪两牺(陆地  2020-06-30 …

“物理”二字最早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  2020-11-05 …

纳西文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纳西文字认识正确的有①它是自然界长期发  2021-01-15 …

物理问题物理题目中告诉我人的视觉频率范围和黑光诱虫灯它与普通日光灯没什么区别只是有一层荧光粉就叫我说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