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喧嚣时代,诗歌何为?陈劲松①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喧嚣时代,诗歌何为?
陈劲松
  ①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或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及审美取向的变化,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喧嚣的世俗诱惑;一方面是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另一方面则是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诗歌就在这种两难境地进退维谷。然而,诗歌在当下的文学视野中真的就渐行渐远,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进程中真的就不堪一击了么?
  ②不必讳言,当下诗歌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诗人圈子化、作品浅俗化,即是例证。过分的炒作与包装、不时爆出的抄袭丑闻、哗众取宠的行文艺术,诸如此类,让本应圣洁的诗坛一片乌烟瘴气,而诗歌,这原本富有生命的艺术载体,也随之变得苍白无力而又缺乏灵气。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是,当下文学存在一个引人深思的诗歌误区:将诗歌陌生化、边缘化;将诗人妖魔化、另类化。
  ③对此,我的看法是,人间自有好诗在,对于诗歌的当下和未来,虽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就中国当代诗歌来说,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尽管每一个时期的精神氛围和物质载体有着明显区别,但诗人们的写作取得了瞩目成就,却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在几代诗人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诗歌逐渐臻于成熟和完善。
  ④透过被时代喧嚣遮蔽的诗歌景象,我们看到:真正的诗歌应该是也必然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诗意地阐释着人类生命,诗化地阐释着真实生活;真正的诗人应该是也必然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清醒地守望着整个世界,守望着全部人类。诗歌之为诗歌,是因为它“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出发,直抵人世间的那种渺小、虚无、道德、悲悯和感伤。”1985年,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授予“桂冠诗人”称号之后,他在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记者的访谈中说了一句话:“诗歌就是生活。”我对此的理解是:因为生活里有一种巨大无比的潜在力量,给诗歌带来一种无法妥协的勇气与激情。使得在诗人眼里,诗歌就是我们周围的一切,就是我们的心灵和大地,就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既然“诗歌就是生活”,那么就让我们的诗人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出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进而保持诗人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选自2013年2月2日《新华副刊》,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说明?
(2)第①段中“诗歌面临的边沿化境遇”是指什么?请简要回答。
(3)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结合第④段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一个真正的诗人需要具备哪些情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①联系原文内容或论点,如解答例题中的问题时要结合文章观点来思考作答.
②要有明确的观点、确凿的论据.
③不要泛泛而谈,要引用名言或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④语言表达要体现议论文语言简洁、准确、严密、生动、鲜明等特点.
根据最后一段中的“那么就让我们的诗人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出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进而保持诗人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可以总结中心论点.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一段中的“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终极关怀,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喧嚣的世俗诱惑;一方面是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另一方面则是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诗歌就在这种两难境地进退维谷.然而,诗歌在当下的文学视野中真的就渐行渐远,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进程中真的就不堪一击了么?“可以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解答这类试题主要是弄清举例论证法、道理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的特点,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解答时,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例如:道理论证法可以使议论更有权威性、科学性,说服力强;对比论证法褒贬鲜明,使是非曲直一目了然.划线句是一个例子,这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真正的诗歌应该是也必然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根据第四段中的“激情““勇气““清醒“等词语可以作答.
答案:
(1)(3分)诗人们要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寻觅诗情,写一首自己生命的大诗,保持应有的尊严、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抓住文末句子,意近即可)
(2)(3分)指诗歌精神的终极与喧嚣的世俗诱惑,回归古典的儒雅情怀、物我两忘的传统气度与写诗者多于读诗者的残酷现实这种两难境地,可能导致诗歌在视野中渐行渐远的发展趋势.(抓住:“两难境地”“渐行渐远”等词语,意近即可)
(3)(3分)举例论证,(1分);有力地论证了真正的诗歌应该是生命的宣言,生活的自白.(2分)
(4)(4分)生活的激情;探索的热情;写作的豪情等.(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