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关于《心经》的一个问题《心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说最终也得不到,而在后文,又说:“。。。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草民想问,前文说
题目详情
关于《心经》的一个问题
《心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说最终也得不到,而在后文,又说:“。。。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草民想问,前文说“无得”,而后又说“得”,这前面的”无得“和后文的”得“是否矛盾,应该怎么去理解,请高人为草民解答疑惑
《心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即是说最终也得不到,而在后文,又说:“。。。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草民想问,前文说“无得”,而后又说“得”,这前面的”无得“和后文的”得“是否矛盾,应该怎么去理解,请高人为草民解答疑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矛盾,因为二者是同义语,即对“智”的不执著,正是清净心现前的“无得”之“得”。
“无得”有两种含义:一是佛性是人本有的,明了自己的佛性本在,它在自己因为妄想而迷失了,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仍然存在;现在觉悟了,知道它的存在,它仍然存在,是自己本有的家珍,不是从外面得到了它,所以说是“无得”;二是明白也之后,就知道一切无可执著,如果执著与“有得”,那么就会“有失”,而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清净之心,它永远与一切众生同在,没有得与失的问题,所以无所得。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开发了自己本有的佛性而得到解脱自在的妙用,而一般迷惑颠倒的众生虽有佛性而不得其妙用,所以,这里又称为“得”,也就是“热心网友”所说的“无得而得”,也是“我本阿吉”所说的,得到的是究竟涅槃寂静的本有清净佛性。佛是究竟觉,得到的就是这种无得之“得”。
“无得”有两种含义:一是佛性是人本有的,明了自己的佛性本在,它在自己因为妄想而迷失了,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仍然存在;现在觉悟了,知道它的存在,它仍然存在,是自己本有的家珍,不是从外面得到了它,所以说是“无得”;二是明白也之后,就知道一切无可执著,如果执著与“有得”,那么就会“有失”,而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清净之心,它永远与一切众生同在,没有得与失的问题,所以无所得。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开发了自己本有的佛性而得到解脱自在的妙用,而一般迷惑颠倒的众生虽有佛性而不得其妙用,所以,这里又称为“得”,也就是“热心网友”所说的“无得而得”,也是“我本阿吉”所说的,得到的是究竟涅槃寂静的本有清净佛性。佛是究竟觉,得到的就是这种无得之“得”。
看了 关于《心经》的一个问题《心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三十老明经,五十老进士的说法,反映出当时人们普遍推崇().我想问问为什么选进士科而不是明经不是说明 2020-06-13 …
老北京卖布头的商贩曾通过顺口溜唱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 2020-07-01 …
秋天是浓的化不开的水,似能捧起又从指尖流过.秋天是乱的解不开的结,似能解开却又重新纠结.秋天是甜的 2020-07-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又寄升庵①黄峨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②无归 2020-07-16 …
许多成绩欠佳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打开书感觉没什么是不熟悉的,一合上书又说不出书 2020-11-03 …
材料一许多学习成绩欠佳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打开书感觉没有什么是不熟悉的,一合上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又寄升庵①黄峨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②无归计,何处青山不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又寄升庵黄峨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 2021-01-13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又寄升庵黄峨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郎君自是无归计,何 2021-01-13 …
请问月经不调怎么办 2021-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