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与一粗糙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倾角为θ=30°,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B间距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将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在该物体

题目详情
作业搜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与一粗糙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倾角为θ=30°,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B间距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将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在该物体上,t=2s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时的碰撞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撤去拉力F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经过B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设撤去F前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μmg=ma2
代入解得:a1=2m/s2,a2=2m/s2
恒力F作用t=2s后物体的位移为:x1=
1
2
a1t2=
1
2
×2×22m=4m,
此时物体的速度为:v=a1t1=4m/s
设撤去拉力F后,物体第一次经过B点的时间为t1,则有:
d-x1=vt1-
1
2
a2t
2
1

代入解得:t1=1s(另一解t1=3s,舍去,根据t1=3s,判断出物体到不了B点)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设加速度大小为a3,则有:
mgsin30°=ma3
代入数据解得:a3=gsin30°=5m/s2
由上可得物体滑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v0=v-a2t1=4-2×1m/s=2m/s
则物体物体在斜面上滑行的总时间为:t2=
2v0
a3
=
2×2
5
s=0.8s
所以物体第二次经过B点的时间为:t3=t1+t2=1.8s.
答:撤去拉力F后,物体两次经过B点,第一次时间为1s,第二次时间为1.8s.
看了 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与一粗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当导管口开始连续产生气泡时,试管内的剩余物质为--- (写出物质的名称)  2020-05-17 …

物质A相对分子质量为144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物质.为3:1;并且有一种物质为白色尘淀难融于水..物质  2020-06-29 …

如图所示,假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圆环代表的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如图所  2020-06-29 …

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1.选择氧  2020-06-29 …

同学们用化学牌设计了反应“连连看”游戏.游戏规则如下:①3个同学每人手中有3张牌,每张牌代表一种物  2020-07-20 …

(2013•盐城二模)某物质可能由Al2O3、MgO、Fe2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今测得该  2020-11-03 …

如图为某多肽物质的结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物质为肽化合物,由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通式为  2020-12-05 …

如图所示,集气瓶瓶塞中插有小试管和导管,小试管中盛有少量水,导管连接的U型管两侧内水面持平.向试管中  2020-12-19 …

“中心物质法”是化学复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以一种物质为核心,通过发散思维,建立物质间的相  2020-12-27 …

“中心物质法”是化学复习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以一种物质为核心把零碎的化学知识连成网络.已知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