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司马光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①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注】:①祔fù,合葬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
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没:失去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___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说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经常告诫他们,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译文:___
②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译文: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
司马光
治平三年夏,苏府君终于京师,光往吊焉。二孤轼、辙哭且言曰:“今将奉先君之柩归葬于蜀。蜀人之祔①也,同垄而异圹。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铭,子为我铭其圹。”因曰:“夫人之德,非异人所能知也,愿闻其略。”二孤奉其事状拜以授光。
光拜受,退而次之曰:夫人姓程氏,眉山大理寺丞文应之女,生十八年归苏氏。程氏富而苏氏极贫。夫人入门,执妇职,孝恭勤俭。族人环视之,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由是共贤之。或谓夫人曰:“父母非乏于财,以父母之爱,若求之,宜无不应者。何为甘此蔬粝,独不可以一发言乎?”夫人曰:“然。以我求于父母,诚无不可。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卒不求。时祖姑犹在堂,老而性严,家人过堂下,履错然有声,已畏获罪。独夫人能顺适其志,祖姑见之必悦。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注】:①祔fù,合葬
(选自《苏洵集•附录•卷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退而次之曰 次:编次,撰述
B.生十八年归苏氏 归:出嫁
C.由夫人素勖之也 勖:勉励
D.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没:失去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程氏“孝恭勤俭”的一组是___
①无丝毫鞅鞅骄居可讥诃状 ②独夫人能顺适其志
③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 ④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
⑤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 ⑥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苏洵在京城去世后,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告诉前去吊唁的司马光,他们要将父亲的灵柩送回四川老家安葬。
B.有人劝说程氏向苏家父母求得一些财物,而程氏认为虽然可以求得,但是害怕有人说自己的丈夫而没有接受这个建议。
C.苏轼和苏辙兄弟小时候,都是由程氏亲自教育的。程氏经常告诫他们,不要效仿同辈人仅仅想要让人知道自己是个读书人罢了。
D.司马光认为女子如果能做到使家族和睦,善于治理家事,就已经很贤惠了,而程氏在此基础上,还能做到勉夫教子,可谓见识高远。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一使人谓吾夫为求于人以活其妻子者,将若之何?
译文:___
②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
译文: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没:同“殁”,死)
(2)A(④写其持家之才 ⑤写其读书识义 ⑥写其善良助人)
(3)B(应为向自己的父母求得一些财物)
(4)①“为…者”,是…的人;“求于人”状语后置句;“活”,使…活命;“妻子”,妻儿;“若之何”,又将怎么办呢.
②“因”,于是;“穷”,生活困窘;“振”通“赈”,救济;“业”,产业.
答案:
(1)D
(2)A
(3)B
(4)①但万一让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使活命的人,那又将怎么办呢?
②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他们,使他们有产业.
(2)A(④写其持家之才 ⑤写其读书识义 ⑥写其善良助人)
(3)B(应为向自己的父母求得一些财物)
(4)①“为…者”,是…的人;“求于人”状语后置句;“活”,使…活命;“妻子”,妻儿;“若之何”,又将怎么办呢.
②“因”,于是;“穷”,生活困窘;“振”通“赈”,救济;“业”,产业.
答案:
(1)D
(2)A
(3)B
(4)①但万一让人说我的丈夫是向别人求取财物来使活命的人,那又将怎么办呢?
②于是寻求生活困窘的族人和亲戚,都为他们嫁女娶妻,他们,使他们有产业.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 2020-05-1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的战斗中,战胜幕府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0-05-17 …
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②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 2020-05-17 …
不能治身,焉能治国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 2020-06-18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统治的权威中心一定是政府机关B.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C.治 2020-11-03 …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N市采取措施 2020-11-0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年,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浙 2020-11-07 …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武士是A.幕府的最高首领B.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C.国家最高统治者D.幕府统治的基础 2020-11-22 …
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B.天皇是幕府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实权C.幕 2020-11-22 …
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周游列国,传播其政治思想②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③主张三人行必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