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南辕北辙的同义词是什么?并且想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及故事~
题目详情
南辕北辙的同义词是什么?
并且想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及故事~
并且想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及故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南来北往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
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看了 南辕北辙的同义词是什么?并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眇者识日使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寓言故事,这两个故事异曲同工,告诫我们什么 2020-05-23 …
同胚,同伦,同痕究竟是什么区别啊?这三者都是描述连续形变下的不变量的,例如圆周与任一纽结同胚,但是 2020-06-20 …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阅读答案《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阅读答案:卓娅和舒拉牺牲了,假如你是他们的战友,你想对 2020-06-20 …
2岁的宝宝适合什么样读物?2岁的宝宝适合什么样读物?宝宝现在26个月了,想给宝宝每晚读读故事书,除 2020-06-22 …
关于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概括一下? 2020-06-24 …
“我现在还真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短短的一段话用了四个“想”,从“我 2020-10-30 …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020-10-30 …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这句话是通过什么表达思念情感 2020-10-30 …
可可和乐乐想买同一本故事书,可可的钱差1元3角,乐乐的钱差1元7角,两人的钱合起来正好能买到这本故事 2020-11-03 …
小故事中往往包含着大智慧。看了下面的小故事,你会有什么感想?仿照所给事例,写出自己的感想。(3分)故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