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简述“朦胧诗”的由来、源流和发展概况,举出不同阶段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题目详情
简述“朦胧诗”的由来、源流和发展概况,举出不同阶段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定义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
  简介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后朦胧诗
  “后朦胧诗”是个宽泛的概念 (亦有人称之为“实验诗”、“朦胧诗后”),它主要指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以来的“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 及其诸多先锋诗歌流派.他们的主要阵地在南方,如四川的“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南京的“他们文学社”,上海的“海上诗群”,杭州的“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等.[6]
  代表诗人
  食指
  食指
  北岛
  舒婷
  顾城
  江河
  更多请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