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材料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
材料二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
材料二
身份 | 使用乐器 | 乐舞规模 |
天子 | 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 八佾(y),64人 |
诸侯 | 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 六佾,48人 |
卿大夫 | 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 四佾,32人 |
士 | 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 二佾,16人 |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材料二描述的是西周不同等级所应当享用的礼乐规格,反映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分封制和礼乐制度都巩固西周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由材料一“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可知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享有绝对的权威.由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可知诸侯已不在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的实力强大,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礼乐制度.巩固西周的统治或稳定社会秩序.
(2)变化: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2)由材料一“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一次不朝见,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讨伐.”可知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享有绝对的权威.由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可知诸侯已不在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的实力强大,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礼乐制度.巩固西周的统治或稳定社会秩序.
(2)变化: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指挥.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A、须以盈利为目的B、社会团体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单位 2020-03-31 …
10、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A、须以盈利为目的B、社会团体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 2020-03-31 …
(2014•福建)STR是DNA分子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 2020-05-13 …
(2012•武汉)将自然数从1开始,按如图所表示的规律排列.规定图中第m行、第n列的位置记作(m, 2020-05-13 …
1.水位升高5M,记作+5M,水位下降5M记作-5M,水位不升不降记作?1.水位升高5M,记作+5 2020-06-06 …
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 2020-06-14 …
证明两个不同的合法栈操作序列不可能得到相同的输出元素拜托了各位假设以S和X分别表示入栈和出栈的操作 2020-06-28 …
下列不属于光起主导作用的实例是()A.白天,棉花叶柄不断调整叶片的方位B.人参生于密林中,单位干重 2020-07-11 …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 2020-10-30 …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 202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