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 亲本 | F1生殖细胞 | |
| 组合一 | 甲×丁 | BDe:Bde:bDe:bde=4:1:1:4 |
| 组合二 | 丙×丁 | BdE:Bde:bdE:bde=1:1:1:1 |
A. 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 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仅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 上述材料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共有4个
B、组合二中,纯种品种丙和丁杂交,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产生的四种配子之比是1:1:1:1,说明基因B/b或D/d 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是通过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通过F1产生的花粉可表现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为1:1:1:1的性状比,所以可以选择甲×丙或者乙×丁,C错误;
D、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有甲×乙、甲×丙、乙×丁、丙×丁共4个,D正确.
故选:D.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在这一过程中,先是通过 2020-05-16 …
(2014•山东模拟)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 2020-07-01 …
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2020-07-01 …
已知玉米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 2020-07-01 …
玉米子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2020-07-01 …
在白粒玉米果穗上,夹杂着一些黄粒,产生现象的原因是()A.接受了黄粒玉米的花粉B.穗状花序上有两种花 2020-12-05 …
在白粒的玉米果穗上,夹杂着一些黄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突变B.穗状花序上有两种花C.花 2020-12-05 …
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粘性(由基因 2020-12-08 …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相应现象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微粒大小发生改变B.花香四溢--微粒在不断运动C 2020-12-21 …
下列遗传表现中,属于自由组合现象的是()A.牵牛花花色与叶形B.香豌豆花色与花粉粒C.玉米粒色与粒形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