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温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
题目详情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温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江淮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首句中的“小山”指的是“小山眉”,唐代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B.词的第二句分别用“云”“雪”比喻香腮和鬓发,并以“欲度”状写鬓发的态势,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C.三四两句的动作描写既照应了前两句中眉残鬓乱的肖像描写,又通过“懒”字和“迟”字,写出了主人公慵懒无绪之心情。
D.末两句写思妇所着之衣服,暗示了女主人公生活条件之优裕,也表现出她与爱人双飞双宿的喜悦与满足。
E.本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比兴等表现手法,借美人自喻身世,收到了言约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2)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与背景材料进行赏析。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温庭筠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江淮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首句中的“小山”指的是“小山眉”,唐代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B.词的第二句分别用“云”“雪”比喻香腮和鬓发,并以“欲度”状写鬓发的态势,把两种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C.三四两句的动作描写既照应了前两句中眉残鬓乱的肖像描写,又通过“懒”字和“迟”字,写出了主人公慵懒无绪之心情。
D.末两句写思妇所着之衣服,暗示了女主人公生活条件之优裕,也表现出她与爱人双飞双宿的喜悦与满足。
E.本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比兴等表现手法,借美人自喻身世,收到了言约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2)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与背景材料进行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分别用‘云’‘雪’比喻香腮和鬓发”错误,应该是“分别用‘云’‘雪’比喻鬓发和香腮”;D“生活条件之优裕”“她与爱人双飞双宿的喜悦与满足”错误,全是抒发的是“孤独寂寞的心境”,这里主要表现的是对爱情的憧憬.
(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模式: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探究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此词的上阕写思妇的容貌,下阕写妆成后照镜自赏,孤独寂寞之情由此显现.
答案:
(1)BD
(2)①词中刻画了一个因无人赏爱而感到寂寞孤独,娇柔慵懒、自怜自赏的闺中思妇的形象.(2分)②词的上阕写思妇的容貌:脸蛋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眉毛细长而弯曲,可见出少妇容颜之美;“懒”字与“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打扮毫无兴致,表现出她无人赏爱的苦闷.下阕写妆成后照镜自赏,无意中看到衣服上有新贴的双双鹧鸪,以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出她的孤独寂寞.(2分)③思妇形象是作者怀才不遇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无人赏识的孤独寂寞之情.(2分)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应,近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之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
词笔至此,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又不知为何而设?新贴,新鲜之“花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 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
(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答题模式: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探究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此词的上阕写思妇的容貌,下阕写妆成后照镜自赏,孤独寂寞之情由此显现.
答案:
(1)BD
(2)①词中刻画了一个因无人赏爱而感到寂寞孤独,娇柔慵懒、自怜自赏的闺中思妇的形象.(2分)②词的上阕写思妇的容貌:脸蛋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眉毛细长而弯曲,可见出少妇容颜之美;“懒”字与“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打扮毫无兴致,表现出她无人赏爱的苦闷.下阕写妆成后照镜自赏,无意中看到衣服上有新贴的双双鹧鸪,以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出她的孤独寂寞.(2分)③思妇形象是作者怀才不遇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无人赏识的孤独寂寞之情.(2分)
译文:
眉妆漫染,叠盖了部分额黄,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了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赏析:
上来两句所写,待起未起之情景也.故第三句紧接懒起,起字一逗--虽曰懒起,并非不起,是娇懒迟迟而起也.闺中晓起,必先梳妆,故“画蛾眉”三字一点题--正承“小山”而来.“弄妆”再点题,而“梳洗”二字又正承鬓之腮雪而来.其双管并下,脉络最清.然而中间又着一“迟”字,远与“懒”相为呼应,近与“弄”字互为注解.“弄”字最奇,因而是一篇眼目.一“迟”字,多少层次,多少时光,多少心绪,多少神情,俱被此一字包尽矣.
梳妆虽迟,终究须有完毕之日,故过片重开,即写梳妆已罢,最后以两镜前后对映而审看梳妆是否合乎标准.其前镜,妆台奁内之座镜也;其后镜,手中所持之柄镜也--俗呼“把儿镜”.所以照者,为看两鬓簪花是否妥恰,而两镜之交,“套景”重叠,花光之与人面,亦交互重叠,至于无数层次!以十个字写此难状之妙景,尽得神理,实为奇绝之笔.
词笔至此,写梳妆题目已尽其能事了,后面又忽有两句,又不知为何而设?新贴,新鲜之“花样子”也,剪纸为之,贴于绸帛之上,以为刺绣之“蓝本”者也.盖言梳妆既妥,遂开始一日之女红:刺绣罗襦,而此新样花贴,偏偏是一双一双的鹧鸪图纹.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 此处之所感所触,乃与开头之山眉深蹙,梦起迟妆者相应.由此一例足见飞卿词极工于组织联络,回互呼应之妙.
看了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断句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 2020-03-30 …
英语翻译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 2020-04-26 …
生涯规划和家庭生命周期的主要差异在于,生涯规划更偏重于个人,而家庭生命周期是多数家庭必然 2020-05-27 …
·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 2020-06-14 …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 2020-06-19 …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 2020-06-29 …
4.今天是我13岁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会上,包括我共有12个小孩相聚在一起.每四个小孩同属一个家庭 2020-07-16 …
求该词的解释不要复制粘贴,最好是汉语言专家.提问者补充:我请教了几位汉语言学教授,一共得到一下两种大 2020-11-26 …
2013年12月3日,西藏自治区表彰了56个“民族团结模范家庭”,这些模范家庭虽然民族不同、文化不同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4分)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雠。故往见郭隗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