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其二)李德裕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越吟①因病感,潘鬓②入愁悲。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其二)
李德裕
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愁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注释】①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虽富贵但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②“潘鬓”,潘岳三十二岁而鬓发斑白。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___。
A.“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两句从人之常情人手,写了游子怀念家乡,荣归故里之情。
B.“挂冠”采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喻指辞官。此外古代官吏白请退职还有“乞骸骨”“致仕”等说法。
C.“飘蓬”指飘飞的蓬草;“泛梗”指漂在水面的柴梗。“飘蓬”“泛梗”移情于景,喻指自己漂泊的人生处境。
D.诗歌的前两联形成对比,抒写自己长期漂泊,不能有如古人衣锦还乡的遭际。
E.这首诗语言工巧,情寓景中,意余言外,全诗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借喻”错误,应为“借代”.E“语言工巧,情寓景中.意余言外”错误,应为“语言朴实,直抒胸臆”.
(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的作答注意结合注释,从注释中我们可以知道,颈联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表达思乡之情,一是表达鬓发早斑,功业未遂.

答案:
(1)BE
(2)先用“越吟”的典故,点出自己近年来多病,经常引起思乡之情;(3分)再用“潘鬓”的典故,抒发了鬓发早斑,功业未遂,更加感到失意的悲叹.(3分)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夏季往北移,冬季往南移B北半球春分日到秋分日往北移,  2020-05-04 …

夏花报秋阅读答案领取夏,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颂取生活罢这句话要怎么理解?作者通过夏花报秋的生  2020-05-20 …

(14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阅读材料,  2020-06-16 …

故乡的秋阅读答案(注:不是故都的秋)1:阅读全文,梳理内容填写下表.2:阅读第8节,概括“我”望着  2020-06-19 …

三峡之秋阅读答案"渔火和灯火,都像惊醒了一般"照应了哪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情态?时令  2020-07-15 …

故乡的秋阅读答案.A是故乡的秋,不是故都的秋."我的故乡是渝东的一座城市,石柱."这是开头.1阅读  2020-07-24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  2020-07-25 …

(20分)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出现一种新趋势,由以往向内陆地区转移,开始向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  2020-07-29 …

故都的秋阅读题第一段,写了,北国之秋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作者认为江南之秋如何?,题  2020-11-24 …

伴随着移动终端和4G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移动阅读已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