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题:材料一“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题目详情

题:材料一 “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

材料三 高祖曰:“…… 此三者(指张良、萧何、朝信),皆大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为吾所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墨子的用人主张及孟子规定的贤人标准。

2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 简要评析以上材料反映的人才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1 )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墨子的用人主张及孟子规定的贤人标准。

墨子认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贤能就可提拔重用;孟子认为贤人的标准是国人认可与否,还要在使用中得到检验。

( 2 )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1

材料三反映了能否正确用人,关系天下得失,国家兴衰。如高祖和项羽用人上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

( 3 ) 简要评析以上材料反映的人才观。

墨子和孟子的选贤任能,高祖的知人善任都是正确的人才观,但往往缺乏实践基础。封建统治者标榜“求贤任能”,实际上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为标准,需要的是忠实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