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枢密副使富弼的上奏
材料二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兼并之家不得乘新陈不接以邀倍息”,也可“广蓄积,平物价……”。
——摘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摘自汤江浩《王安石——勇进人生》
材料四  欧阳修认为,春季“青黄不接之时,虽不户户缺乏,然其间容有不济者。以为惠政,尚有说焉”。秋季“正是蚕麦成熟、人户不乏之时,何名济缺?直是放债取利尔”。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中期进行社会改革的背景(不得摘抄原文)。(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变法中实施青苗法的目的。(2分)
(3)苏辙、欧阳修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弊端?(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对王安石变法有何认识?(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背景:边患严重;财政困难;官员冗滥;赋役繁重;农民反抗(1点1分,任意4点得4分)
(2)目的: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1点1分,任意2点得2分)
(3)弊端:官吏贪污腐败,无法禁止;百姓易借难还,政府追讨,易激化矛盾;政府放贷取利,增加百姓负担。(1点1分,任意2点得2分)
(4)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改革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保持社会福利的关系。(1点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答出“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得1分,本题不超过4分。)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则西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千官兵一千布,一官四尺无零数;四兵才得布一尺,请问官兵多少数?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千名官兵分一千尺  2020-06-22 …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2020-06-25 …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  2020-06-26 …

据《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  2020-07-0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  2020-07-06 …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2020-11-10 …

官员做牢与普通人有区别吗官员做牢与普通人有区别吗?是不是官员坐牢有许多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呢?伙食住  2020-12-01 …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  2020-12-10 …

宋朝规定“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  2020-12-10 …

《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