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求文言文翻译.
题目详情
“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求文言文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此句出自唐 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原文整段是这样的:“夫牛角之歌,辞鄙而义拙;堂下之言不书于传记.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然则非言之难为,听而识之者难遇也”
我尝试翻译如下:“(宁戚)击牛角所唱的歌谣言辞粗俗而含义质朴;(鬷zōng蔑在叔向家的)厅堂阶下所说的话没有记载在传记之中.(但是)齐桓公任命(宁戚)为相,叔向(走下堂阶)拉着(鬷蔑)的手走上去.如此可见,并不是话语难以表达意思,而是能听懂说话人心意的人很难遇见.”
这句话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出自《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孙汝听引《琴操》:“甯(通宁)戚饭牛车下,叩牛角而歌曰:‘南山研,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裁至骭.长夜冥冥何时旦……’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第二个出自《左传 昭二十八年》:“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日:‘必鬷明(鬷蔑字然明)也.’下执其手以上”.
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怀才不遇的人找机会展现自己,而幸运的是他们所遇到的人都有理解他们才华的眼光,所表达的也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意思.韩愈写这篇文章是永贞元年(805),之前他因言获罪被贬官,当时新皇登基,他才被赦免,我估计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无非是自荐,希望李侍郎也能像齐桓公、叔向知遇宁戚、鬷蔑那样将他重用.
另外,说个题外话,我在网页上查这句的出处,所有网页都写的是《上兵部李四郎书》,可我最后在《上兵部李侍郎书》里边找到了.不知李四郎和李侍郎有何关系?还是仅仅是以讹传讹?
我尝试翻译如下:“(宁戚)击牛角所唱的歌谣言辞粗俗而含义质朴;(鬷zōng蔑在叔向家的)厅堂阶下所说的话没有记载在传记之中.(但是)齐桓公任命(宁戚)为相,叔向(走下堂阶)拉着(鬷蔑)的手走上去.如此可见,并不是话语难以表达意思,而是能听懂说话人心意的人很难遇见.”
这句话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出自《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孙汝听引《琴操》:“甯(通宁)戚饭牛车下,叩牛角而歌曰:‘南山研,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裁至骭.长夜冥冥何时旦……’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第二个出自《左传 昭二十八年》:“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日:‘必鬷明(鬷蔑字然明)也.’下执其手以上”.
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怀才不遇的人找机会展现自己,而幸运的是他们所遇到的人都有理解他们才华的眼光,所表达的也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意思.韩愈写这篇文章是永贞元年(805),之前他因言获罪被贬官,当时新皇登基,他才被赦免,我估计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无非是自荐,希望李侍郎也能像齐桓公、叔向知遇宁戚、鬷蔑那样将他重用.
另外,说个题外话,我在网页上查这句的出处,所有网页都写的是《上兵部李四郎书》,可我最后在《上兵部李侍郎书》里边找到了.不知李四郎和李侍郎有何关系?还是仅仅是以讹传讹?
看了 “齐桓举以相国,叔向携手以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2020-04-06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2020-04-06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2020-04-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齐桓公求管仲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 2020-05-16 …
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消费者对手机的功能要求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智能手机的 2020-05-17 …
英语翻译整句翻译“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加点字:景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要求字字对应、谢谢 2020-06-24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2020-07-01 …
春秋战国,爵位为君侯公的人,大臣是怎么称呼的?比如齐桓公,管仲不可能叫齐桓公为“齐桓公”的,也不可 2020-07-01 …
选出最符合原句意思的译文: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A.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 2020-11-06 …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