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的7062米下潜深度是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不仅深度刷新了世界纪录,连续5次7000米级深潜同样为国际深潜树立了标杆.潜水员为保证长时
题目详情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的7062米下潜深度是世界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不仅深度刷新了世界纪录,连续5次7000米级深潜同样为国际深潜树立了标杆.潜水员为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水通电分解得氢气与氧气 ③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两条优点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高锰酸钾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而加热时也会消耗氧气,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②水通电分解需要通电,消耗电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③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用加热、不用通电,操作简单,还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
故答案为:③;不需加热或通电;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
②水通电分解需要通电,消耗电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③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
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用加热、不用通电,操作简单,还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
故答案为:③;不需加热或通电;能将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呼吸所需的氧气.
看了 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1年7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潜艇成功下潜5188米,这意外着我国初步具备了在全球75%的深海 2020-05-15 …
曾被中央军委表彰的海军372潜艇官兵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372潜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时, 2020-05-16 …
卷子第39页初一初学题:某潜艇正常在海平面下5米航行,到了某海域,为了不被人发现,某潜艇需潜入海平 2020-05-16 …
读资料:世界上最深的海沟1960年的一天,一位美国科学家和他的儿子,乘着深海潜艇,向海洋深处下潜, 2020-05-16 …
我国研制的“蛟龙”号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标志着中国 2020-05-16 …
名著填空。《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潜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 2020-06-28 …
中国核潜艇在捍卫中国领海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的核反应堆是将核能转化为内能.为了执行任务,当它从 2020-06-29 …
1.“远征号”潜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A.潜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 2020-07-11 …
我在动画片《海尔兄弟》第58集《海沟探险下》中有一个疑惑:剧情是这样:几人乘深潜器来到万米水深的玛丽 2020-11-01 …
(2010•黄石)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