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读图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的两张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2)黄土高原北抵长城,南达③,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列举该山脉的地
题目详情
读图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的两张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
(2)黄土高原北抵长城,南达③___,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一条即可)
(3)黄河从①处流到②处时,水文特征有何显著变化?___,这种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___问题,对该问题的治理措施有哪些?___.(举例一条即可)

(1)图中的两张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
(2)黄土高原北抵长城,南达③___,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列举该山脉的地理意义___.(一条即可)
(3)黄河从①处流到②处时,水文特征有何显著变化?___,这种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黄土高原存在严重的___问题,对该问题的治理措施有哪些?___.(举例一条即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2)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③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③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3)黄河中游从①到②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开荒种田,增加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秦岭;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3)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水土流失严重;植树种草.
(2)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③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③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
(3)黄河中游从①到②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治理黄土高原最好的办法是植树种草,此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陡坡退耕还林还草,缓坡修筑梯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开荒种田,增加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环境.
故答案为:(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秦岭;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3)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水土流失严重;植树种草.
看了 读图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多奇石飞瀑.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读黄山“飞来石”景观图片 2020-06-19 …
读了《如果我是那片云》有什么体会《如果我是那片云》短文:我爱这天上的那一片云,那片白白的、会变的云 2020-07-04 …
《一面》片段阅读。片段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一 2020-07-05 …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图17-12),完成5~7题。5.这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A.①黄土塬②黄土 2020-11-24 …
我爱这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中的奉献是什么意爱 2020-12-01 …
下图是某人在我国黄土高原内部拍摄的一幅景观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A. 2021-01-05 …
如图是某人在我国黄土高原内部拍摄的一幅景观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A.黄土塬 2021-01-05 …
如图是某人在我国黄土高原内部拍摄的一幅景观照片,据此回答20~23题.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A.黄土 2021-01-05 …
图6-3-4是某人在我国黄土高原拍摄的一幅景观照片。据此回答10〜11题。10.照片中的地表景观是( 2021-01-25 …
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1)上述图片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步骤二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