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被称为“战国七雄”是指哪7个国家?将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题目详情
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
被称为“战国七雄”是指哪7个国家?
将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负荆请罪.
被称为“战国七雄”是指哪7个国家?
将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完璧归赵:
璧:宝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攻无不克:
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战,百战百胜.
负荆请罪:
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就盛.
完璧归赵:
璧:宝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攻无不克:
攻打城池,没有攻不下的.形容英勇善战,百战百胜.
负荆请罪:
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相和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3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和起来又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看了 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一个中国的原则B.社会主义的原则C.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20-04-22 …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团结、平等、共同繁荣 2020-04-22 …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坚持四项基 2020-04-22 …
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A.遵循平等 2020-05-13 …
下列属于:符合我国国情的、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 2020-05-13 …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加强两岸交流与对话C.一个国家 2020-05-17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指()A.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家 2020-06-28 …
为什么叫邓稼先做两蛋之父,是因为他一个人制造了原子蛋?一个人就可以制造吗?美国的原子蛋和氢蛋之父是 2020-07-08 …
从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九二共识”至今,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两岸交流“破冰 2020-07-11 …
在“一国两制”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一个中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