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巴顿最后的岁月江永红斯·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
巴顿最后的岁月 江永红 |
斯·巴顿是一位举世闻名的美国传奇将军。 巴顿与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苏联名将瓦杜丁不同,他是在战争胜利结束后的一次车祸中受重伤不治而逝世的。他未曾听到凯旋时的欢呼,未能接受少女的鲜花。而这一切正在美国等着他,命运却让他与之擦肩而过。作为美国的四星上将,他本可以享受到优裕的退休生活,从而对戎马一生的劳顿辛苦做一个补偿,可他竟在这一刻到来之时撒手而去。然而,九泉之下的巴顿却笑着说:为我悲者,不知我也! 1944年 8月,盟军虽已在诺曼底成功登陆两个月,但被德军阻止在诺曼底的“灌木篱墙”地区而动弹不得。此时,巴顿带领其第 3集团军一举突破了死气沉沉的胶着状态,挥师围困了布勒斯特,并占领了卢瓦河上的勒芒市,打破了别人未能打破的“灌木篱墙”。这时候,立了头功的巴顿说了我们一直作为“好战分子”自供状的一段著名的话:“与战争相比,人类的一切奋斗都相形见绌!上帝啊!我是多么热爱战争!”如果撇开巴顿其人来单纯琢磨这几句话,我们当然有充足的理由给他戴上“好战分子”的帽子。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他的性格、他的为人以及历史上许多名将的结局,再仔细品味他的另一句著名的话——“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是在最后一战被最后一颗子弹击中而干净利索地死去。”那么,我们对他“好战”的言论就会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一种十分辛酸的感觉,一种读《淮阴侯列传》时的感觉,一种与听韩信说“狡兔死,良狗烹”一样的感觉。 简单地说,离开战争,像巴顿这样的名将简直无法生存,或者说社会环境不允许他生存,当然这里所指的是精神生活而非物质生活。这绝非危言耸听。 首先,他的上司将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在战争中,尽管他屡屡与上司意见相左甚至发生顶撞,但只要对战争有利,上司们也能从大局出发来原谅他、容忍他,因为他在战场上的胜利同时也是他上司的胜利。……其次,领导军事家的政治家将无法容忍他。战争当中,巴顿尽管曾在摩洛哥与法国维希政权(投降德国的政权)的人打得火热,但政治家们仍然原谅了他,因为战争离不开这员虎将。但是,当战争结束之时,政治家们就绝不能容忍他有任何与政治利益相悖的行为。……再次,社会舆论、议会将不会容忍他。谁都知道,巴顿常常张口闭口“他妈的”。他曾因打骂两名士兵而差点受到军法审判,只是因为战争需要和上司艾森豪威尔的庇护,才免遭议会那帮无事生非、小题大做者们的追究。但是当战争结束之后,议会只需用一个“人权”借口即可将他打倒在地。他的上司也用不着为庇护他而遭议会的非议了。…… 在离开生死与共、横扫欧洲的第 3集团军时,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不眨眼的巴顿泪水涟涟,哽咽得说不出话,好不容易读完了他那十分简短的告别演说。 巴顿自此从精神上毁灭了。他心中愤愤不平,表面上却玩世不恭。他用打猎之类的消遣来麻醉自己,以抚平心头的伤痕。就在1945年底,在曼海姆附近,他的轿车与一辆军用卡车相撞。他受了重伤,颈部折断,颈以下全部瘫痪,同年12月21日,他在海德堡的一所医院里溘然逝去。…… 顿逝世后,有人为之惋惜,也有人为之高兴,但理解他的人认为他死得其所。《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写道:“他不是一位和平人物。也许他宁愿在他所热爱的部下都在忠诚地跟随着他的时刻死去。他的祖国会以同样的忠诚怀念他。”他那近乎“无字碑”的碑文上仅有两行必不可少的字——“乔治·S·巴顿/第3集团军上将,军号02605”——虽然没有歌功颂德的碑文,但二战的历史已为他写好了墓志铭。(选自中国新世纪读书网·外国人物) 1.文章开头一、二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我们对他‘好战’的言论就会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完全不同的感觉”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地说,离开战争,像巴顿这样的名将简直无法生存。”作者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巴顿将军的辛酸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对这个人倾注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开头一、二段概括介绍和评价了巴顿将军的一生,是全文的纲,起提挈全篇的作用。 2.对战死沙场就是“一个职业军人的适当归宿”的辛酸。 3.首先,他的上司将不能容忍他的存在。其次,领导军事家的政治家将无法容忍他。再次,社会舆论、议会将不会容忍他。 4.造成巴顿将军的辛酸结局的原因既有自身性格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作者对这个人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崇敬的一面,也有遗憾的一面,还有辛酸的一面。 (意思正确即可)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B.对抗原 2020-05-14 …
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B.对抗原 2020-05-14 …
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所起的作用是()A.对抗原的处理、传递、识别B.对抗原 2020-05-14 …
(海南省三亚市2007—2008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31)马克思把1870年9月起义(指巴黎工 2020-05-14 …
忠肝义胆、勇武传魂忠肝义胆解释忠心耿耿,仗义行事.勇武传魂解释勇猛威武,世代相传. 2020-06-18 …
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就是病原体B.胸腺、淋巴结和脾等器官 2020-06-19 …
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效应B淋巴形成的条件是()A.经过T淋巴细胞的传递B.抗原和抗体共同的刺激作用 2020-06-19 …
王刚和李勇同学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王刚730米处李勇用铁槌敲击铁轨,王刚用耳朵贴 2020-07-09 …
“反动的金融寡头政府,被英勇的巴黎人民推翻了。这个政府留下一片血迹,逃之夭夭,……人民的鲜血像在七月 2020-11-05 …
晚清时期一位中国驻外使节在日记中写道:“昨夜叛勇已入巴黎,约千万人,哗言鼓噪,声言将吏、兵二部大僚,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