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驰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独卧沙漠两千多年,沙泉共存,安然无恙。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月牙泉周围的沙山变形,南山北坡、北山南坡下滑,山体向泉心移动,月牙泉日益缩小变形,水位

题目详情

驰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独卧沙漠两千多年,沙泉共存,安然无恙。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月牙泉周围的沙山变形,南山北坡、北山南坡下滑,山体向泉心移动,月牙泉日益缩小变形,水位下降。长此下去,月牙泉将会消失。为了保护这一名泉,林业专家韩泽民、吕爱香夫妇经过两年实地观测,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造成南山北移、北山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改造环境所致。原来,从60年代开始,在泉区以环丘造林的形式在鸣沙山北迎风坡脚下栽了大片杨树,成林后使月牙泉东南风口的风沙受阻而日益抬高,又连锁反应使四周山体变形,加之大面积林木蒸腾耗水,使其成为泉水下降、泉池缩小的主要原因。为此,两名专家为挽救月牙泉开了这样的“处方”:将月牙泉区的树木伐掉,东南风口临时的建筑设施拆除,北山坡脚建1 . 7公里的围栏,禁止游人蹬滑等。此建议从90年代实施以来,泉区环境已明显改善。

请用哲学原理分析“植树固沙”缘何失灵,这一事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解析: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各自的特殊性。按常理,在沙漠地带,倘无植被或植被减少,大风一来,无遮无挡,飞沙走石,纵横肆虐,使山丘变形,泉水无存。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增设屏障,能固沙护泉。但月牙泉一带,却有着特殊的地形、特殊的沙泉。人为地改变环境,破坏了沙泉共存的局面,造成了事与愿违的后果。 (2)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月牙泉独卧沙漠两千多年,没被沙漠吞没,这有其自身存在的条件和规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在泉区环丘造林,这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表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环境,但这一行动不符合当地的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结果是费力不讨好。 (3)“植树固沙”在月牙泉失灵的事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同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符合客观实际,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少走弯路,少受挫折,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