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又见家乡的炊烟作文

题目详情
又见家乡的炊烟 作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又见家乡炊烟,那缕“沉甸甸”的炊烟。

站在村口,清风夹杂着青蓝色的炊烟,闻不出其中的花香或草味,只是轻轻撩动额前的头发。这如约而至的气息,朴素而谈雅,久违的沐浴,驱除了我身上的风尘,一股棉花糖般的甘甜由然而生。

蓝蓝的天似一面幕布,别着几朵雪的云彩,凉风掠起,激起树叶的窃窃笑语。多么喜欢的家乡那缕炊烟,托起岁月的痕迹。

又见家乡的炊烟,是奶奶在烧水的那缕炊烟,是大伯娘在做点心的那缕炊烟,是妈妈在煮饭的那缕炊烟。远远望去,看见田埂上荷锄归来的大伯朝着熟悉的那缕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而那些贪玩的孩子们却仍没有回家的意思,似乎在等待那一声长、一声短的响彻整个村庄的呼唤。

这幅温馨的画卷,足以同陶渊明的“桃花源”相媲美。可如今炊烟在我那所城市已经灭绝了。

清晨,东升的旭日,方丈的光芒,波光粼粼的河面,像一条金色蜿蜒的龙横卧在大地上;黄昏,西沉的落日,在河流的源头挂上一抹红晕,唱晚的渔舟荡在河上,满载快乐和幸福,似一幅完美的绘画艺术品;深夜,深蓝的天空,缀满星辰,无限遐想随流水奔向东方,仿佛是一条挂满宝石的玉带。一切都一如既往,只是那缕炊烟如风般悄然而去。或许吧,人们认为炊烟带来的更多的是危害。

—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炊烟,最不该被人遗忘的还是炊烟。

炊烟是宁静而淡泊,它总能准时地在大山里颤悠悠地升走;它总能安详地从村庄的每个草茅屋里飘过;它总能随着风的足迹,悄悄掠过前方那片松树林。自然的影子,在那缕炊烟下也显得漫不经心,也了无痕迹,但这绿意般的幸福却从山脚延伸到山顶,流光溢彩,沁人心脾。

炊烟,只有炊烟,一生以这种姿态生长,因为它深深地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它走了,它什么也没带走。当一阵清脆的鸟鸣声穿破黎明的晨雾,当一缕朝阳射破万丈浓云,它缓缓升起。奶奶曾说过:“这炊烟啊,才是人真正成长的速度。”默默地望着炊烟飞起来,上升,上升……直达过去的天空,那便是童年的高度。

可如今,花朵凋零,小草枯败,大地变得颓废,山壁变得只剩下光秃秃的岩石……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颓废,凄凉,就连那缕炊烟也一去不复返。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勾起我回忆,响起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

看了 又见家乡的炊烟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  2020-06-09 …

巧填诗句,填一种动物或植物的名称1.()金黄()肥,()雪白()稀.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醉  2020-06-16 …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北歌佚名①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  2020-07-0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北歌佚名①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  2020-07-12 …

乡村四月(4分)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小题1:诗中  2020-08-03 …

阅读《乡村四月》,完成下列题。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①,子规②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2020-08-03 …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2020-11-16 …

选出对此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2020-11-16 …

乡村四月回答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问题:农民们  2020-12-08 …

随着旧历新年的临近,旅游宣传的硝烟又再燃起。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优质路线招徕生意,各个景区也打出自己的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