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中闻杜鹃[宋]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 小题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就其中一种技巧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作者说“伤我情”,联系全诗,简述“情”的内涵。(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 小题1:(3分)托物言志、衬托、用典、拟人。(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1分)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在诗中塑造的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2分)(或,衬托:作者通过对杜鹃悲啼不已、无家可归刻画,衬托出自己无比凄凉的心境。或,用典:作者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无家可归的悲痛的心情。或,拟人:作者用“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等词语把杜鹃人格化,杜鹃说归却无处归,从而表达作者与之相同的了无家可归的悲痛的心情。 小题2:4分)①对自己四处流徙、无所依归的无尽感慨;②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沉痛心情。(每点2分) |
|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可先答出运用的几种表现手法,然后结合着关键词,具体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如“闻杜鹃”由此可联想到“杜鹃啼血”的典故,运用了典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以悲啼不已、无家可归的杜鹃形象,抒发了自己沉痛的心情。 以此类推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1来了解金兵侵宋,洪炎逃难的写作背景,然后根据关键词加以联想和想象,组织答案。如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和“言归汝亦无归处”表现出了诗人四处流亡,无所归依的感伤。 |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8分)洪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吉林省抗洪救灾纪实这是一个悲情的夏天 2020-04-07 …
读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平原和平原,此外流 2020-05-13 …
高分求洪荒小说读后感(答对问题在给分)《佛本是道》《重生混元道》《洪荒不朽》《洪荒玄松道》《洪荒之 2020-07-02 …
(10分)(自然灾害)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总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洪 2020-07-24 …
35.读“我国洪涝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南沿海地区在洪涝分区图中属于。A.多洪涝区B.次 2020-07-25 …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分析下列语句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1)闻先生读 2020-11-05 …
读“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1)洪涝灾害主要是或造成的。(2)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 2020-11-08 …
(2006•潍坊)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秋季节洪涝灾害频 2020-11-13 …
读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地区分布图。完成8~10题。8.关于洪水和洪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没有暴雨和大 2020-12-10 …
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可推断A.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B.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