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郑板桥古庙读书》的故事受到什么启发

题目详情
从 《郑板桥古庙读书》的故事受到什么启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喜欢郑板桥,多半是因为他的字和画.他的字,奇,不同于任何人,不模仿任何人,自成一家;再就是,美,美得令人震撼,美得你百看不厌.他的画呢,删繁就简,笔力雄劲,看了神清气爽,回肠荡气.
最近我发现,我的所谓“喜欢”,其实很肤浅.郑板桥还有一绝,那就是:文.我手头有一部《郑板桥文集》可以作证.此书是巴蜀书社1997年1月出版发行的.大32开的大字本,拿在手里得劲,读起来爽目,加上那极其精辟的见地,优美的文笔和有趣的语言,读三遍五遍,绝不想放下.
郑板桥的真知灼见很多,比如谈读书,谈作文,谈女人,谈居住,谈书法,谈绘画,谈教育,谈做官,谈鉴赏,谈山水,谈吃,谈友……都有新鲜而不俗的见解.我这里先说说他的读书观,其余的,容以后慢慢道来.
一曰:读书宜细不宜粗
读书先要选定书目,书目选定之后,如何读呢?郑板桥的观点是:宜细不宜粗.他最不屑于那些所谓“过目成诵”者,言道:“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这是极有道理的,因为人在读书中,如果过分追求过目成诵,往往会导致浮躁,追快而不求慢,贪多而不求精,重表而不求里,喜粗而不求细,.其结果,必然要忽视作品的微言精义,和作品的内在之美.
有一次,他对儿子说:“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潍县署中谕麟儿》).这种读书法,有点像毛泽东的用兵方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是的确容易奏效的.
二曰:读书要有特识
古人有一种说法,叫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是,读书如为书所困,成了书的俘虏,读书又有何益?他以为“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复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主张乎?岂复为后世小儒所颠倒迷惑,反失古人真意乎!”“读书要有特识,依样葫芦,无有是处.而特识又不外乎至情至理,歪扭乱窜,无有是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
看来,这“特识”,是既不“依样葫芦”,又不“歪扭乱窜”,其标准是什么呢?“至情至理”.拘泥于书内,必行;离谱,也不行,如此方能“不失古人真意”,而真有所得,才不至于变成书虫子、书呆子.他在一封给学生的信中,阐述得更明确:“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不可信古太过,谓古人用事必不错误”(《答宋生思景》).世人多有以不求甚解为然者,其实,不求甚解不过是陶渊明的闲适读书法,于经世致用,于做学问,满足于不求甚解是不行的.
三曰:读书当痴不当迷
郑板桥曾自述其读书之“痴”:“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皆记书默诵也”(《板桥自叙》).吃饭时忘了筷子,见客时忘了听客言,皆因诵书所致,不“痴”是什么?这种“痴”是读书的化境,书与我两忘,畅想神游,不知有人,亦不知有我,达到一种美妙的阅读状态.
但到了“迷”的程度就不行,“若一入迷,便受古人之欺”(《答宋生思景》).郑板桥所说的“迷”,是指读书时没有判断,没有理智,一任书本所左右.所以,读书仅有情感体验还不够,还需有理性的分析.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间词话》),我看对于读书,也可以“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郑板桥的可“痴”不可“迷”,实际上就是读书的“入出”说,入乎其内,故能赏之;出乎其外,故能评之.入乎其内,故能领略其美;出乎其外,故能鉴赏其意.这是读书的辩证法.
四曰:读书须有浅入深
在《板桥自叙》中,谈到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他说:“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自竖立,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读书不可好高骛远,求深鹜博,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才容易登堂入室.一口吃不成胖子(现在没人想当胖子!),心不静,不能读书,信然!
五曰:要读书外之书
书内有书,书外亦有书.书本是书,人生、社会、自然也是书.读书如不和人生社会自然相联系,便是死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者.郑板桥于此深有体会,他说:“板桥非闭户读书者,常游于古松、荒寺、平沙、远水、峭壁、墟墓之间.然无之非读书也”(《板桥自叙》).
这叫我想起那句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们往往把它解为两件事,其实本质上是一件事.读书和行路,是一个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人在游历中,加深了对自然的感悟,对社会的了解,对人生的洞察,当然对读书会大有助益;反过来,读书又会使人对自然社会人生有了更理性的认知.
六曰:读书当选择环境
环境与读书有什么关系?郑板桥讲过他少年时代的一个体验:“板桥少时,读书真州毛家桥,日在竹中闲步,潮去则湿泥软沙,潮来则溶溶漾漾,水浅沙明,绿荫橙鲜可爱.时有鲦鱼数十头自池中溢出,游戏于竹根短草之间,至足乐也”(《潍县署中再寄李复堂》).环境与读书的关系,虽没有直接论述到,却已深切地感悟到,所以长久地留在他的脑海中,成了美好的记忆.美的环境与读书是极有益处的,现在许多学校也重视环境育人,只可惜热衷于到处立标语牌,挂名人像,这当然也重要,岂不知优美优雅的环境,对于育人,更为有益.只有那些有远见的、有见识的领导,才肯去做这件事.
七曰:读书不可无友朋
有三五好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互相争论,互相探讨,互相激励,对于读书的好处不可估量.郑板桥曾十分向往儿时的一段读书经历:“尔时读书古庙,深更半夜,谈文娓娓不去,虽天寒风劲亦不顾.有时一人烧粥,一人斧薪,以豆子下粥,大啖大笑,腹饱身暖,剔灯再读,如是其乐.或短衣骑狮子脊背上,纵谈天下事,谁可将十万兵,谁可立功边徼,以异国版图献天子者,又如是其乐.今一念及之,古庙无恙耶?石狮子无恙耶?谁得再与我古庙谈文?谁得再与我在石狮子背上论兵?谁得再与我啖咸豆子下粥”(《范县署中寄陆伯仪》)?
读至此,不能不想起毛泽东那“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名句,与友读书,与友论书,岂止是一件美事
看了 从《郑板桥古庙读书》的故事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B(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分为大板块,其中  2020-05-17 …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板  2020-05-17 …

楷字白话的读音请问楷字白话的怎么读,同音字有哪些?白话是同“启”“凯”同音,还是同“鸡”同音。如果  2020-06-19 …

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D,E,F.(2)看图,用板块运动  2020-06-27 …

阅读李明启的《时间“跑”哪去了》。(10分)①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②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  2020-11-06 …

(18分)时间“跑”哪去了李明启①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②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  2020-11-06 …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七大板块名称.A板块,B板块,C板块,D板块,E板  2020-11-23 …

这话该怎么解释?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别人小学就出来工作了,现在都已经做老板了,现在读书的只能帮老板打  2020-12-01 …

判读板块分布图读世界主要山系分布图和六大板块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主  2020-12-04 …

读板块划分示意图,完成18-19题2016年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了强烈地震,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