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题目详情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惟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与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佛陀
【释义】 一念之心能够放下,万事就会得到解脱与自在.
在生活中,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多了许多的不快与烦恼,甚至于觉得生命是如此沉重.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解脱,放下才会一身轻松.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憎爱之念,盘踞心头,无法得到解脱与自在.若能了解修行没有便宜事,自己做主,烦恼自度,对心爱的一切人、事、无都能割舍,对违逆境界能够坦然接受,进而做到无憎无爱,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我之境.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人生中的很多东西,若须要放下时,不妨就放下吧,放下才能得到解脱.
【感悟】
“放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就等于“失去”,认为是消极的行为.事实上,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觉得很真理.是的,凡种种,若是心里放下了,那么天地也宽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但这“一念”指的是哪一念?“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上的记载.还是指“五蕴”?好像都不是.只怕是“执着”.本来七情六欲也不会坏什么事,当它成了坏的理由时,往往就在于太“执着”.
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留而留之;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得而得之.
一念之过在于“执着”,不执拗一些,或许就给自己留有的余地就大一些,给别人的余地也大一些.可总是“太执着”,所以才会把自己逼入悬崖峭壁,让自己难以回头.
可是,一念执着放下,那万般自在究竟是什么?我还需要把“万般”吗?都是在自己三尺之外,近不得身入不得心,那“万般自在”又有什么意义?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是佛语梵音,但却不能让我醍醐灌顶,唉,终究是缺一些领悟和绝决的能力.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人生再是,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惟有放下 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佛陀
【释义】 一念之心能够放下,万事就会得到解脱与自在.
在生活中,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多了许多的不快与烦恼,甚至于觉得生命是如此沉重.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才是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是解脱,放下才会一身轻松.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憎爱之念,盘踞心头,无法得到解脱与自在.若能了解修行没有便宜事,自己做主,烦恼自度,对心爱的一切人、事、无都能割舍,对违逆境界能够坦然接受,进而做到无憎无爱,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无我之境.
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着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人生中的很多东西,若须要放下时,不妨就放下吧,放下才能得到解脱.
【感悟】
“放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就等于“失去”,认为是消极的行为.事实上,放下才是真正的提起,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与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觉得很真理.是的,凡种种,若是心里放下了,那么天地也宽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但这“一念”指的是哪一念?“喜、怒、哀、惧、爱、恶、欲”,《礼记》上的记载.还是指“五蕴”?好像都不是.只怕是“执着”.本来七情六欲也不会坏什么事,当它成了坏的理由时,往往就在于太“执着”.
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留而留之;太执着,所以明知不可得而得之.
一念之过在于“执着”,不执拗一些,或许就给自己留有的余地就大一些,给别人的余地也大一些.可总是“太执着”,所以才会把自己逼入悬崖峭壁,让自己难以回头.
可是,一念执着放下,那万般自在究竟是什么?我还需要把“万般”吗?都是在自己三尺之外,近不得身入不得心,那“万般自在”又有什么意义?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是佛语梵音,但却不能让我醍醐灌顶,唉,终究是缺一些领悟和绝决的能力.佛说,放下才能得到解脱.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更不是放弃.放下,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灵性.人生再是,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只有该放下时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惟有放下 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看了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分别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对傣族民居进行了介绍.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 2020-05-21 …
《溪水和石头》阅读短文,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粉身碎骨:()前仆后继:( 2020-06-16 …
将一个自然数N接在任一自然数的右面(例如将2接在13的右面得到132),如果所得的新数都能被N整除 2020-06-25 …
夏花报秋阅读答案(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 2020-07-03 …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 2020-07-08 …
将自然数N接在任一自然数的右面(例如将2接在35的右面得到352),如果所得的新数都能被N整除,那 2020-07-18 …
在某一自然土壤样品中,已知其中存在极少量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在某一自然土壤样品中,已知其 2020-07-29 …
问一个语音问题在念一上万的数字时2什么时候念“两”什么时候念“二”例如22222可别说随我怎么念可是 2020-11-03 …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的个体一定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具有 2020-11-28 …
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种的个体一定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B.一个物种的不同个体一定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