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共12分。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共12分。
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
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小题1:作者说汉乐府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的“颂”。对这样类比的用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庙堂文学。
B.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C.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D.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不能代表乐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
小题2: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小题3:.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小题4: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C.汉“乐府”《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诗经》中的"颂"不是代表《诗经》的文学艺术水平,艺术水平最高的应是"国风",因而作者作此类比并不能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小题1:根据第二段“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可推断是C;
小题1:文中说"已出现不少文人五言诗",不能说明其作者就是以"专业诗人为主"
小题1:A项《汉书·艺文志》中只是著录了篇目,并没有收采内容。C项"汉乐府"中的"国风"有138首诗错误,原文是说"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D项"不讲章法"错误,原文中是说"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不等于不讲章法。
看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A.民间的歌谣B.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C.贵族宗庙祭  2020-05-16 …

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V1.汉赋四大家是:().A.司马相如B.杨雄C.班固D.张衡E  2020-06-09 …

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  2020-07-05 …

右图是连战家乡的人们正在议论祭祖一事。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奠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  2020-07-11 …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A.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B.贵族宴饮是演唱的乐歌  2020-07-28 …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祠堂是宗族祭祖联宗、议决宗族事务、办理红白  2020-11-08 …

英语翻译霞田张氏宗祠祭祖祠文维公元二OO八年月日,岁序戊子,冬阳送爽,灯塔热眼;辉煌祠屹,永耀霞田.  2020-11-13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风土之音”,即各地的民间歌谣。雅为“朝廷之音”,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  2020-11-29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风土之音”,即各地的民间歌谣。雅为“朝廷之音”,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  2020-11-29 …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A、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B、贵族宴饮是演唱的乐歌C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