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了如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流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2)图
题目详情

(1)流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与此密切相关的生物为______.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______原理.
(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例如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 农作物固定的太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变废为宝,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这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用菌)
作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遵循了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例如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故答案为:
(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再生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用菌)
(3)整体性
(4)自我调节 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
(2)“无废弃物农业”充分体现变废为宝,使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这遵循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用菌)
作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遵循了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例如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故答案为:
(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再生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食用菌)
(3)整体性
(4)自我调节 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
看了 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请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政治制度示意图材料二图二统一 2020-05-14 …
关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有下列说法: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 2020-05-24 …
隔离开关主要大修项目是( )A.绝缘子检查和清扫B.导电接触面检修C.操作机构和传动系统检修D.底座 2020-05-29 …
你喜欢运动吗?你了解自己的运动系统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表示运动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 2020-06-21 …
如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是消化系统的开始.人体的消 2020-07-05 …
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①①]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 2020-07-29 …
如图是直接参与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活动的各器官系统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1)A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 2020-10-31 …
如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1)[1]是消化系统的开始.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和组成.(2)人体 2020-11-04 …
1地理野外工作时,怎样对地形图进行修测、补测?2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地图制图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3结 2020-11-10 …
外部系统传过来的凭证().A.不能在总账系统中修改B.在总账系统中可做部分修改C.只能生成该凭证的系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