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A.《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题目详情
A.《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 小题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6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通 解释为: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 解释为: (3)才美不外见。 通 解释为: 小题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1分) 小题3: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一句是: (1分) 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⑵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小题5:请分别概括上面两则文章的思想意义。(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祗通只(只是);食通饲(喂养);见通现(显现) 小题1: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小题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小题1:(4分)⑴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⑵天下人一定认为君王真心买好马。 小题1:(4分)A: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B: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略 |
看了 A.《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并列。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2020-05-17 …
语文伯乐相马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2020-05-20 …
杂说四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石读什么音杂说四《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020-05-23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骈文,是西汉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 2020-06-09 …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2020-06-14 …
《战国策.齐策》设为不宦的译文设为不宦齐人见田骈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田骈日:" 2020-06-18 …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并列.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2020-06-30 …
《马说》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朸之间.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020-11-16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骈体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 2020-12-1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骈体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