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案例一:2015年9月,安徽省女子李某为救小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短时间内募集爱心款超过80万元。但是随后事件反转,咬李娟的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案例一:2015年9月,安徽省女子李某为救小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短时间内募集爱心款超过80万元。但是随后事件反转,咬李娟的狗,竟然是其男友张宏宇所养,为了短时间内筹到医药费,男友张宏宇就编造了李娟为救女童被狗咬伤的谎言,骗取捐款。
     案例二:杨震人患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面对巨额医药费,朋友为她网上募捐18.6929万元。但杨震人说:“捐款先不要动,如果自己家的钱够用,就把捐款换回去。”一年后,杨震人病奇迹般好了,尽管花光了积蓄,还欠了债,但她依然将18.6929万元捐给了慈善机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骗捐”真的能够阻挡爱心吗?
  安徽利辛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小女孩”被恶犬咬成重伤的事,持续在网络发酵,目前爱心款超过80万元.然而近日,“救人义举”的剧情却发生反转,媒体爆料称李娟系在自家养狗场被咬伤,“救小女孩”纯属编造,而当事人男友张宏宇也面对媒体承认了这一点,并坦承曾主动找媒体“策划”这一事件.
  从最美作文系策划、天津爆炸案骗捐等事件,到如今的“救小女孩”故事大反转再次使民众那颗善良的心隐隐作痛,被骗的感受并不好受.20日,当地媒体采访李娟时,她情绪激动,“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还在发高烧”,接着又哭着大喊,“你们再问,我就去自杀”.不难看出,“见义勇为”动人故事中的主人翁李娟,在接收到越来越多的爱心捐款时,面对媒体记者的不断追问时,其良知受到的“烤”问远大于肉体的痛苦.
  爱的初衷并无暇,我们的国度和社会必须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来呵护善良,因为这是火苗,不仅仅是体现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依靠的温度,更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前行力量.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很多故事无法得到及时过滤,更无法让人们在第一时间辨别真伪,说故事、说动听的故事,更多体现出这种传播的无奈.这种现状,岂止是善良的爱心,还有那些被无限放大了的舆论“躺枪”事件,那些被称为“无厘头”的标题新闻…
  21日,李娟的男友张宏宇在当地记者的陪同下来到中国农业银行利辛支行,为了不再接受善款,他决定注销自己的账户,同时让工作人员调出汇款记录,方便以后退款.这就是善良的魅力和力度,能够让对方灵魂感到不安,善良本身的温度能够为社会道德肌体“杀菌”.
  李娟及男友张宏宇良知的不安和事后的行为,让这个“见义勇为”故事有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温暖结局.毕竟,善良的人们在捐赠出每一份爱心的初始,并不是为了获得怎样的回报,而是尽自己最大可能去帮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他和她,因为在他们心里坚信,爱可以传递,爱可以感化,爱更可以积滴水成大海.这或许也是为何面对一个又一个“骗捐”案例被揭示真相后,当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再次降临时,人们却依然会前赴后涌地献着自己的善良和爱心的原因所在.
  故,舆论啊,别再纠结爱心值与不值,别再纠结该如何追究故事杜撰者的责任,更多的思考应该放在如何建立公信、有效的“讲故事”机制上,放在媒体该如何做好互联网时代扩音器上,放在公知部门该如何确保社会良性的慈善氛围营造上.
看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