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题。春日书事张耒虫飞丝堕两悠扬人意迟迟日共长。春草满庭门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

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

数棂窗日挂空堂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泗水:水名,春秋时属鲁国。孔子曾在此讲学授徒。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的写景往往是为了情或理。张诗景中含情,题中的“书事”就有“抒怀”之意;朱诗题目中虽然没有“抒”、“书”之类文字,但同样也是借景抒情,寓理于景。

B.

古人写诗很讲究词语的互相照应,但角度不尽相同。张诗注重一二两句之间的相互照应,如“两”与“共”;而朱诗则注重全诗前后之间的照应,如“寻”与“万紫千红”。

C.

张诗首句说蛛网落了,虫子当然不会撞上,因此,两者都飘荡起来。暗寓诗人万事落空,心灰意冷。朱诗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寻芳”二字,更突显了诗人的得意之情。

D.

张诗专门捕捉萧疏、枯寂的景物来构造意境,衬托出主人公的寂寞与孤独。朱诗则选择生动、浅白的词语来点染色彩缤纷、生意盎然的景象,以抒发“寻芳”所得的愉悦。

E.

读张诗后心上如蒙一层暗淡的色彩,禁不住为诗人惨淡的人生掬一把同情泪。而读朱诗后却如春风拂面,同诗人一样眼有所见,心有所得;朱诗的第三句今天常用来比喻生气勃勃的大好局面。

(2)

简要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⑴赏析张诗“数棂窗日挂空堂”一句中“空”字的意蕴。(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南宋时,泗水已为金人掌握,朱熹从未去过泗水,但诗中却说“寻芳泗水滨”,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AD;
解析:
(1) (B项错在对朱诗词语间互相照应的举例,“寻”与下文中的“识”互相照应。C项错在对“寻芳”含义的理解有误,应是“点明了诗歌主题”。E项“等闲”句不能用来“比喻生气勃勃的大好局面”。)答对一项得2分。 (2)   (1)一个“空”字,写出了堂内的空旷,与上句“寂寂”二字相呼应,表现了作者孤寂的情怀。答出与“寂寂”相呼应的,给2分;答出表现作者情怀的,给2分。意思对即可。   (2)此处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芳”即指寻求圣人之道。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将此诗仅看成游春之作,将“泗水”看作泛指的江河,只要言之成理,且语言通顺,可酌情给分。
看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2020-06-09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感遇(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2020-06-09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①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感遇(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2020-06-09 …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感遇陈子昂①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2020-06-09 …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感遇陈子昂①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  2020-06-09 …

感遇这首诗的意思(急)全诗: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2020-06-11 …

春日耕者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归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  2020-06-1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感遇(其二)陈子昂兰若①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②冒紫茎。  202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