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读音?这句话有什么通假字?

题目详情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读音?
这句话有什么通假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没有通假字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注释:愤:指想了却想不明白.启:启发,提示.悱:音“匪”,指能说却说不清楚.发:本来指把箭发射出去,这里指给出答案.举:列举.隅:音“于”,角度,方面.反:做出推论并回答.则:就.复:再,接着.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看了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NO.1 孔子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NO.2 子曰:  2020-05-14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20-05-14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  2020-05-14 …

论语句子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  2020-06-18 …

据统计,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件中,有80%以上的线索来自于群众的举报,但是不少举报人在举  2020-06-20 …

你如何看待“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我不需要这句话的意思和故事.(主要是观点)也可以反驳这  2020-07-1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等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  2020-11-01 …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秦王  2020-11-10 …

什么是从句.能不能举最简单的例子说明主语从句.定语从句..什么是从句.谁能讲细一点?每一种举个例子  2020-11-24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特点上世纪50年代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  2020-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