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6分)英国化学家N.V.两德维奇把G.N,路易斯的八隅体理论扩展到配合物中,提出了金属最大配位数的假设――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即在配合物中,每个原

题目详情

6 分) 英国化学家 N . V .两德维奇把 G . N ,路易斯的八隅体理论扩展到配合物中,提出了金属最大配位数的假设――有效原子序数( EAN )规则。即在配合物中,每个原子都有获得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倾向,所以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的 π 电子数或孤对电子数等于某一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即原子序数,进而计算出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最大配位数。由于配合物的中心原子(或离子)大部分都是过渡元素,其价轨道为 (n - 1)d , ns , np 共九个轨道,若此九个轨道上都充满电子,那么该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定为某一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所以有效原子序数规则义称为十八电子规则或九轨道规则。运用 EAN 规则判断下列金属羰基配合物是否存在?若存在,计算 n 值并画出空间结构示意图。

A Cr(CO)n      B . Mn(CO)n     C . Fe 2 (CO)n     D . Ni(CO)n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 存在, 24 + 2n = 36 , n = 6 ,即 Cr(CO) 6

B 不存在,因为 Mn 的原子序数为 25 ,所以锰的中性羰基化合物为双聚体 Mn 2 (CO) 10 , Mn 与 Mn 原子之间金属键连接,看作 Mn 与 Mn 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即 25 + 1 + 2n = 36 ,解得 n = 5 。

C 存在,该分子是双聚体,铁原子之间存在金属键,这样就可以少 1 个 CO 配体,所以 n = 9

D 存在, 28 + 2n = 36 , n = 4 ,就是 Ni(C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