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明史•史可法传(节录)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隧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日:“我史督师也”。遂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明史•史可法传(节录)
    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隧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日:“我史督师也”。遂杀之。
桃花扇•沉江(选曲)
    【普天乐】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走又难前。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摘脱下袍靴冠冕。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
    【古轮台】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老泪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
                
【注释】①【普天乐】史可法冲出扬州,行至南京附近,遇老赞礼,知南京自已失,决意沉江殉国。【普天乐】为史可法沉江独唱曲。②【古轮台】侯方域、柳敬亭、陈贞慧、昊应箕自金陵狱中逃出,路遇老赞礼,知史可法沉江,众对史可法衣冠“拜哭”吊唁。【古轮台】为五人合唱曲。
(1)对史可法的结局,《沉江》的描述与正史的记载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艺术处理?
(2)两支曲子表现了剧中人物怎样的心情?曲词与《哀江南》套曲有何共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领会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细致探讨相关文字的核心思想以及表达的主题意蕴.题目要求我们探讨“《沉江》的描述与正史的记载有何不同”,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桃花扇•沉江》这首曲子的内容,分析同正史的记载有何不同,需要理解该曲的全部内容.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以诗人的基本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细致思考文本内容,具体谈谈核心意蕴即可.两只曲子分别表现人物对沉江壮举的无限悲痛以及对帝国兴衰的无奈之举.

答案:
(1)史可法的结局,正史记为扬州城破被俘遇害(1分),剧本写成报国无路愤而沉江(1分).史可法被清军杀害的场面,在清初那种特殊的年代,在舞台上无法正面表现(1分);为表现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正面形象,改史实为史可法回天乏力,葬身鱼腹,便于深入探寻史可法的情感世界,更为细腻地刻画史可法形象(1分),也便于舞台演出(1分).
(2)[普天乐]借“滚滚雪浪”写出史可法一腔怨愤,“江山换主”已经不可逆转,史可法为国尽节义无反顾,作者歌颂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老赞礼等人对史可法沉江壮举无限悲痛(1分).[古轮台] “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写出了对旋生旋灭的南明王朝的喟叹和对土崩瓦解的大明帝国的凭吊(1分).两支曲子和《哀江南》一样,愤激、绝望、无奈之中(1分),蕴涵着慷慨、凄凉、悲怆的情感,读之催人泪下(1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  2020-05-24 …

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0天完成,甲独坐5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三分之一,甲独坐()天可以完成,乙独做  2020-06-05 …

不可一词真是朋友多多,除了和估量组成不可估量外,还有不可(),不可(),不可(),不可(不可一词真  2020-06-11 …

某工厂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三名工人,已知甲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20天可完成,丙单独做1  2020-06-20 …

下列有关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可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B  2020-11-03 …

与书有关的成语1.形容家中藏书丰富,可用成语2.形容读书的人学识渊博、有修养,可以用成语3.形容勤奋  2020-11-03 …

某银白色金属固体A:①放在空气中氧化成白色固体B;②将A点燃火焰呈黄色,生成浅黄色固体C;③A、B、  2020-11-24 …

一件工程,甲干3天、乙干2天可完成1/2;甲干2天、乙干3天可完成1/3.问:甲、乙和干需几天?上面  2020-11-29 …

读图分析读图分析一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请回答(1)如图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历史现象?(2)  2020-11-30 …

1.甲乙两队完成一项工程,甲队单独8天可完成,乙队单独12天可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几天后,乙队调走,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