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
题目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在实行思想控制的具体方式上有何差异?
(3)据材料三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
(4)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清三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各自的见解,于是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材料一是关于焚书坑儒的内容,材料二是关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的统一,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刑.焚书坑儒,是思想上的专制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活跃的局面,扼杀了思想,摧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3)分析材料三的“(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可见乾隆帝要销毁的是“有抵触本朝之语”的野史.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大兴文字狱.
(4)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的“文字狱”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
(2)秦朝:《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焚书坑儒),汉朝:设太学,置明师,设立学校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抵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
(4)根本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①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②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材料一是关于焚书坑儒的内容,材料二是关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秦朝建立后,继续采用法家思想,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的统一,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刑.焚书坑儒,是思想上的专制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思想活跃的局面,扼杀了思想,摧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3)分析材料三的“(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可见乾隆帝要销毁的是“有抵触本朝之语”的野史.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大兴文字狱.
(4)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的“文字狱”这些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
(2)秦朝:《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焚书坑儒),汉朝:设太学,置明师,设立学校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有抵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
(4)根本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①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②形成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看了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蒹葭(节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其长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 2020-06-15 …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 2020-07-12 …
《夜书所见》这首诗先是写诗人客游在外,因为看到了什么?所以感到孤独郁闷,这时候由远处——,料想是什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2020-07-28 …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 2020-07-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故多 2020-07-28 …
在线求指导: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 2020-07-28 …
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 2020-07-28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系作者从被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