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___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___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晋陶渊明独爱菊(jìn) | B. 濯清涟而不妖(zhuó) |
C.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D. 陶后鲜有闻(xiān) |
①可爱者甚蕃 | 蕃: | ___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濯: | ___ |
③宜乎众矣 | 宜: | ___ |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___
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___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鲜:少.读音应该为:xiǎn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②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③人该是很多了.宜:应该.
(3)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者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莲,是花中的君子.
②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生蔓,长枝.句子翻译为:(莲)中间相通,外表笔直,没有斜长的枝干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答案:
(1)D
(2)①多 ②洗涤 ③应该
(3)①莲,是花中的君子.②(莲)中间相通,外表笔直,没有斜长的枝干
(4)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
②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③人该是很多了.宜:应该.
(3)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者也:表判断.句子翻译为:莲,是花中的君子.
②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生蔓,长枝.句子翻译为:(莲)中间相通,外表笔直,没有斜长的枝干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讨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答案:
(1)D
(2)①多 ②洗涤 ③应该
(3)①莲,是花中的君子.②(莲)中间相通,外表笔直,没有斜长的枝干
(4)在个人与环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修养及操守,对事物的把持.周围,外在的环境会对个人有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个人的态度才是核心.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当今国人颇热衷于区分东西方文化之不同,比如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 2020-05-17 …
文言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下一句 2020-06-08 …
文言文禁之不绝适以扰民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穷鬼传戴名世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 2020-06-23 …
近代学者林纾有言:“知腊丁(拉丁文)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 2020-07-28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 2020-07-30 …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 2020-07-30 …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 2020-12-05 …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 2020-12-17 …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