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夕次盱眙县韦应物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人归山郭暗,雁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7.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3分)
18.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19.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原因有哪些呢?(4分)
17.落帆、停舫(2分);逗、临(1分)。
18.反衬(对比或者衬托)(1分),夜幕降临,人雁归宿反衬作者客居不眠的惆怅(1分);景中寓情(借景抒情)(1分),借人归、雁下表达羁旅乡思之情(1分)。
19.作者漂泊异乡(1分);景色凄凉(触景生情)(1分);孤独寂寞(1分);夜忆秦关(1分)。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篇章结构方面的照应,根据意思寻找相照应的“词语”即可。“次”的意思是“ 停泊 ”。首联“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中与之呼应的是“落帆(停船之意)”“停舫”(停船之意);逗(逗留)、临(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表现手法,颈联中“人归”“雁下”和尾联联系,明显是反衬(对比或者衬托)手法,用人、雁的归宿来反衬作者的客居不眠;颈联两句,纯粹写景,景中含情,是借景抒情中寓情于景的写法,借人归雁下,都有归宿,自己客居在外,来表达自己的羁旅思乡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思想内容,回到原文依次寻找作者“未眠”的原因。“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体现的是诗人漂泊异乡;“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景色凄凉,诗人触景生情,也内心凄凉;“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用反衬(对比或者衬托)手法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表现出夜忆秦关(指长安,表现思乡之情),以致难眠,听到了深夜的钟声。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题——小学(二)归帆(2+2+3+2+2) 我看过太湖上的归帆,也看过东海上的归帆.夕阳把水面 2020-05-17 …
设有文法: W→AO A→A0|W1|0 将它改写后消除左递归后的文法是(27)。A.W→A0 A→ 2020-05-26 …
excel函数精确取舍,0到0.5之间大于0.25取舍为0.5小于0.25归零;0.5到1之间大于 2020-06-04 …
《小儿饲鹊》中不胜喜的胜庭有树,其上一巢,鹊育二子,日呱呱自鸣.后值狂风,树折巢毁,二雏坠地.一儿 2020-06-12 …
解释小儿饲鹊中的“一儿见之,不胜喜,怀而归,旦夕饲之,爱甚.”还有小儿“拊膺而泣”的原因 2020-06-12 …
汉书食货志中一段古文,帮忙翻译!不长!译文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 2020-06-13 …
文言实词归后五年,吾妻来归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臣请完璧归赵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2020-06-13 …
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故事概括钗以黛玉为知心,以冷节遗芳自喻,黛玉看了宝钗书信竟认为是“惺惺惜惺惺”.黛 2020-07-01 …
林则徐的后裔凌青在香港回归前夕,赋诗曰:“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仇今日雪,只缘华夏 2020-07-11 …
0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顺便请教一道课后题0应该归为有理数吗?顺便讨论个问题:f(x)在R上处处有定义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