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
(甲)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乙)齐景公为高台 劳民。台成 又欲为钟。晏子谏曰 : “君者 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祟:鬼怪 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 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 分)
①群臣莫对( ▲ ) ②祠此无益也( ▲ ) ③齐景公为高台 劳民( ▲ )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 ▲ )
A. 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C. 祠之何益 辍耕之垄上
D. 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 1 )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
▲
( 2 )君者 不以民之哀为乐
▲
12 .甲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
▲打 4 字格 (填一成语, 1 分),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 ▲ 打 4 字格 ”(用乙文中的原文填空, 1 分)。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 ▲ 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 2 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9. ( 3 分)( 1 )回答 ( 2 )好处( 3 )使……劳苦 10. ( 2 分) A
11.
分)(每个分句 1 分) (1) 老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一天比一天减少,河流将要干涸; (2) 做君主的
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2. ( 4 分)( 1 )自身难保(自顾不暇,无可奈何等)( 1 分) 重
敛于民( 1 分) ( 2 )爱国忧民(关爱百姓)、机智善辩( 2 分,两个方面各 1 分,意思相同的短语即可)
参考译文:(甲)齐国天旱已经很长时间,齐景公召集群臣并询问:“已经很久没下雨了,老百姓都在饿肚子。我命令占卜干旱的原因,(是)作祟的鬼怪藏在高山和水里。我想稍微多征一点赋税,祭祀山神,可以吗?”众臣没有人回答。晏子站出来说:“我认为不可以。祭祀山神没有益处。山神把石头作为身体,把小草树木作为头发,天长时间不下雨,发将要焦黄,身体也会暑热难当,他难道不想下雨吗?祭它有什么好处?”景公说:“不能这样(的话),我将要祭祀河神,可以吗?”晏子回答:“不可以。河神把水作为国家,把鱼鳖作为子民,天长时间不下雨,泉水将断流,河川将要干涸,国家将消亡,子民将要死亡了,他难道不想要雨水吗?祭它有什么好处呢?”
(乙)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 2020-05-16 …
有学问者进!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赏析《早寒江上有怀》中“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这句话抓字眼 2020-06-16 …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有了没有虚妄的精神,然后可以存畜很多, 2020-06-23 …
殖民侵略是欧洲资本主义进步性欲罪恶性并存的体现。在亚洲,1600年起英国通过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侵略 2020-07-07 …
作文《酒进干旱土地的雨》 2020-07-09 …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中“旱”的意思唐代来皓的七绝《云》:“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 2020-07-11 …
当③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B.巴 2020-12-03 …
某研究小组欲研究干旱对水稻结实期间叶片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而进行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干旱 2020-12-07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 2020-12-17 …
通过对图1、图2等资料的研究,他们进一步发现,溇港是太湖沿岸劳动人民依据当地地理环境创造的圩田系统,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