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忝其父祖耳 忝:羞辱,有愧于
B.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余苦其多,畏其敏 畏:担忧。
D.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 衰:减退。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但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情酣畅。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②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16.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什么畏服王定国?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山东历史的发展,折射出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据材料 2020-04-06 …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角度一渐变之中国封建社会 2020-05-16 …
(30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角度一渐变之中 2020-05-16 …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 2020-05-16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 2020-07-16 …
(12分)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 2020-07-19 …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了解中国,必须观察它的传统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角度一渐变之中国封建社会的 2020-11-11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家庭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 2020-11-14 …
(12分)建国以来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和23次国庆群众游行。阅兵游行活动的内容,也反映着我们伟 2020-12-15 …
“什么样的爱爱”让淑女变的淫荡狂野 2021-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