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散花楼送客(纳兰性德)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赏析“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两句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2)赏析“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两句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重点细致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结合诗歌内容描绘其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诗歌中用一些典型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重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诗歌中有何作用.“夕阳村社迎神鼓”,是他劝慰友人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似他给自己的一个期许,“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惜,纳兰的归去来兮终究只是个没有见过阳光的期许.
答案:
(1)作者用“清笳”“杵”“刀尺”、“蒹葭浦”这些意象(1分)描绘出的一幅寒意沉沉,萧瑟清冷的画面(2分),表达心中凄苦的离情.(2分)
(2)这两句是想象、虚写(1分),写别后朋友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行宿黄茅山店(荒山野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纯朴热闹的景象(2分),勉励宽慰友人不必忧愁,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2分)
译文:
散花楼上,听得远处胡笳轻唱,天色也已近黄昏,城下捣衣声一下接一下单调地重复着,回荡在这清冷的蒹葭浦,在离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手把酒杯真想劝您留下啊.此去路途遥远,别怕寒云遮断您的行处.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散花楼,单听名字便引得无数遐想.天女散花,也是有来历的.据说在维摩诘住处有一位天女,每听到有人说法的时候就会现身,把天花散向众菩萨和佛的大弟子身上.花落到菩萨身上时便都会坠落,但是落到那些大弟子身上时却不会掉下来.那些大弟子用神力也不能将花拂去.舍利弗说:此花不如法.就是说存有分别心是不如法,说明大弟子们还有畏惧生离死别之心.等修行完成后,五欲不再有,“结习尽者,花不着身”.
在离别心不当存的散花楼送别,不止是巧合.“天若有情天亦老”,好友间若无别绪,又何来离愁呢?秋花惨淡的时节,本就易惹人伤感.张见阳此时奔赴千里之外,话别时酒入愁肠,更著凄凉.
“刀尺”二字历来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制衣,那么“刀尺又催”便是赶制衣物之义了.古时士兵武器和粮食由朝廷供应,衣物往往是自备.每到秋冬交替时,家人便要为远方的征夫或游子准备寒衣.因此便有了这“万户捣衣声”.宋贺铸也曾在他的词中提到,“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瑟瑟秋风中的捣衣声藏于游子密密缝的身上衣,藏着远征游子对故土的眷恋,藏着故园亲友的不舍和思念.
留君不住,临别定有金玉之言相赠,“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江华属楚地,故诗中言“楚国连烽火”.彼时,江华时局不稳,纳兰对友人颇为牵挂.临别不赘言“一片冰心在玉壶”,无“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也没有“天涯若比邻”的宽慰,而像是至亲一般希望他保重身体,二人的友情由此也可见一斑.
词中所说的村社应该是指秋社日.古有春秋二社,秋社日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大约在秋分前后.此时的农家已经完成了收获,所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秋社祭神的习俗最早始于汉代,宋代的村社有食糕、饮酒、女归宁的习俗,至今一些地方还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等传统纪念活动.
纳兰从小便生活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官场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和金钱权力间血淋淋的勾当让他压抑已久,这也使得他更加渴望自由,向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向往朴实的田园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村社神鼓在他眼里便成了自由惬意生活的写照.
“夕阳村社迎神鼓”,是他劝慰友人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似他给自己的一个期许,“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惜,纳兰的归去来兮终究只是个没有见过阳光的期许.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重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在诗歌中有何作用.“夕阳村社迎神鼓”,是他劝慰友人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似他给自己的一个期许,“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惜,纳兰的归去来兮终究只是个没有见过阳光的期许.
答案:
(1)作者用“清笳”“杵”“刀尺”、“蒹葭浦”这些意象(1分)描绘出的一幅寒意沉沉,萧瑟清冷的画面(2分),表达心中凄苦的离情.(2分)
(2)这两句是想象、虚写(1分),写别后朋友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行宿黄茅山店(荒山野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纯朴热闹的景象(2分),勉励宽慰友人不必忧愁,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2分)
译文:
散花楼上,听得远处胡笳轻唱,天色也已近黄昏,城下捣衣声一下接一下单调地重复着,回荡在这清冷的蒹葭浦,在离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手把酒杯真想劝您留下啊.此去路途遥远,别怕寒云遮断您的行处.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散花楼,单听名字便引得无数遐想.天女散花,也是有来历的.据说在维摩诘住处有一位天女,每听到有人说法的时候就会现身,把天花散向众菩萨和佛的大弟子身上.花落到菩萨身上时便都会坠落,但是落到那些大弟子身上时却不会掉下来.那些大弟子用神力也不能将花拂去.舍利弗说:此花不如法.就是说存有分别心是不如法,说明大弟子们还有畏惧生离死别之心.等修行完成后,五欲不再有,“结习尽者,花不着身”.
在离别心不当存的散花楼送别,不止是巧合.“天若有情天亦老”,好友间若无别绪,又何来离愁呢?秋花惨淡的时节,本就易惹人伤感.张见阳此时奔赴千里之外,话别时酒入愁肠,更著凄凉.
“刀尺”二字历来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制衣,那么“刀尺又催”便是赶制衣物之义了.古时士兵武器和粮食由朝廷供应,衣物往往是自备.每到秋冬交替时,家人便要为远方的征夫或游子准备寒衣.因此便有了这“万户捣衣声”.宋贺铸也曾在他的词中提到,“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瑟瑟秋风中的捣衣声藏于游子密密缝的身上衣,藏着远征游子对故土的眷恋,藏着故园亲友的不舍和思念.
留君不住,临别定有金玉之言相赠,“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江华属楚地,故诗中言“楚国连烽火”.彼时,江华时局不稳,纳兰对友人颇为牵挂.临别不赘言“一片冰心在玉壶”,无“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情,也没有“天涯若比邻”的宽慰,而像是至亲一般希望他保重身体,二人的友情由此也可见一斑.
词中所说的村社应该是指秋社日.古有春秋二社,秋社日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大约在秋分前后.此时的农家已经完成了收获,所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秋社祭神的习俗最早始于汉代,宋代的村社有食糕、饮酒、女归宁的习俗,至今一些地方还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等传统纪念活动.
纳兰从小便生活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官场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和金钱权力间血淋淋的勾当让他压抑已久,这也使得他更加渴望自由,向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向往朴实的田园生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村社神鼓在他眼里便成了自由惬意生活的写照.
“夕阳村社迎神鼓”,是他劝慰友人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似他给自己的一个期许,“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可惜,纳兰的归去来兮终究只是个没有见过阳光的期许.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2.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 2020-06-10 …
一竖直放置的米尺下端有只蚂蚁,它要到米尺的顶端去,它每秒向上爬行3厘米,又下滑2厘米,这只蚂蚁从米 2020-06-19 …
一个竖直放置的米尺下端有只蚂蚁,他要爬到米尺顶端去,它每秒向上爬3厘米,又下滑2厘米,问:这只蚂蚁 2020-06-19 …
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 2020-07-12 …
如何快速背单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记住单词!?一个单词背十遍都记不住,一会记住又忘了,想快速记住单词, 2020-07-21 …
为什么上下偏差都为正(或负)?我是学文科的,平时我见得零件的尺寸一般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而我在 2020-07-31 …
求求各位大师们的专家级回答!adidas成年男鞋共有13种尺码,其中最小的尺码是24又2分之1厘米 2020-08-01 …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随时捏住直尺的准备. 2020-11-03 …
家住几楼小凤说话爱绕弯子,一次,有人问她家在几楼住,她说:‘上一层,上一层,再上一层,又上一层,下来 2020-11-14 …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上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