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臣诚恐见欺于王
题目详情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根据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秦王“设九宾礼于廷”接见蔺相如时,蔺相如已经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B.蔺相如认为秦国只要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就肯定能得到和氏璧。
C.秦王身边的大臣认为只要杀掉蔺相如就能得到赵国的和氏璧。
D.秦王认为杀掉蔺相如,不仅得不到和氏璧,而且断绝了秦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___
A.引赵使者蔺相如 | 引:延请 |
B.臣请就汤镬 | 就:于是 |
C.间至赵矣 | 间:小路 |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 | 孰:通“熟”,仔细 |
A.乃设九宾礼于廷 |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B.且秦强而赵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C.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
A.秦王“设九宾礼于廷”接见蔺相如时,蔺相如已经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B.蔺相如认为秦国只要先割让十五座城池给赵国就肯定能得到和氏璧。
C.秦王身边的大臣认为只要杀掉蔺相如就能得到赵国的和氏璧。
D.秦王认为杀掉蔺相如,不仅得不到和氏璧,而且断绝了秦国和赵国的友好关系。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就:接近,这里可翻译为“接受”.
(2)D A.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D.介词,因为.
(3)C “只要杀掉蔺相如就能得到赵国的和氏璧”错,原文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只是要杀蔺相如,并没有说明“能得到和氏璧”.
(4)①见…于…:译出被动句;负:辜负或对不起;间:抄小路.句子翻译为: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②使归赵:补出宾语“他”;因:趁此;厚遇:好好款待.句子翻译为:(秦王说):“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答案:
(1)B
(2)D
(3)C
(4)①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②(秦王说):“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参考译文: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2)D A.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C.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D.介词,因为.
(3)C “只要杀掉蔺相如就能得到赵国的和氏璧”错,原文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只是要杀蔺相如,并没有说明“能得到和氏璧”.
(4)①见…于…:译出被动句;负:辜负或对不起;间:抄小路.句子翻译为: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②使归赵:补出宾语“他”;因:趁此;厚遇:好好款待.句子翻译为:(秦王说):“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答案:
(1)B
(2)D
(3)C
(4)①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②(秦王说):“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参考译文: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看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乃的用法1.今君乃亡赵走燕2.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3.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4.秦王恐其破璧, 2020-06-12 …
英语翻译文言文翻译: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 2020-06-15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使其从者衣褐 2020-06-25 …
鬼谷子论命:另外,垢卦俩字是何意思?垢卦乙丑时:天丙星-斋云映日-青云得路,指日高鬼谷子论命:另外 2020-06-29 …
解释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乃(副词、代词)(1)秦王斋戒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2)夫赵强而燕弱 2020-07-02 …
下面句子能够表现蔺相如沉着机智的一组是()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③大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醉书斋记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醉书斋记郑日奎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 2020-12-06 …
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大王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