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凝香斋①曾巩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释】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___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凝香斋①
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释】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潮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___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不知”只因“景最幽”,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临风赏月;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任所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湖光,下句泉水。纯静的湖水白云驻足,让人心灵清醒明澈;泉底砂石如玉,清寒的泉流冲激,悦耳清幽。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诗句声形色兼备,景情理俱在,让人顿生赏湖景、观流泉的雅兴。
E.尾联归结全诗。置身如此令人向往的境界,潜心书史,其清幽意境与高雅情趣让诗人疑是在庐山香炉峰的景物绝佳处。愉悦之情,如超脱世外,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内容和情感错误.B项“他不关心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项暗含辞官归田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中的重要性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思想特点和内涵,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幽”写出了大明湖畔的秀美景致,这里是深幽雅静的地方,湖水清幽给人以一种精神的愉悦之感,面对这种环境,内心深处自然也是清幽有内涵,舒适空明.
答案:
(1)BE(选B得2分,选E得3分,选BE得5分)
(2)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赏析:
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都是“西斋景最幽”的具体说明.“不知官是古诸侯”,紧承首句,形容诗人自身的悠然自得,物我两忘.“诸侯”,指封建朝廷委派的州郡长官,类似于古代诸侯,故诗人幽默地自称为“古诸侯”.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仿佛都忘记了,故说“不知”.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最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不知官是古诸侯”,并不是曾巩忘记了地方官的职责,而是他善于治邑,游刃有余,能使地方政通人和,因而才有游逛湖山的余暇和雅兴.三、四句由第二句来,也是第二句的具体化.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月.诗中一句是就诗人个人生活说的,“一尊风月”,表示悠闲之趣;一句是就社会环境说的,“千里耕桑”,充满丰饶气氛.这一联表现出政简年丰,正是第二句的注脚.
由于官闲无事,便可静心领略此中幽景雅趣,第三联笔力集中于此.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该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云水醒心鸣好鸟”,“云水”,如白云一样纯洁的湖水.“醒心”,来自韩愈的《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欧阳修曾在滁州建“醒心亭”,曾巩为之作《醒心亭记》.这里“醒心”含有使心地清醒明澈之义.这雅洁的云水,使珍异的水鸟惬意地嘤嘤和鸣.连水鸟也为湖光之美所动,诗人更会心旷神怡了.“玉砂清耳漱寒流”,“玉砂”,泉底砂石晶莹如玉.“清耳”,班固《答宾戏》说:“牙旷清耳于管弦.”陆机《演连珠》也有“瞽史清耳”之语,意指静心倾听,这里兼有使耳边清幽之意.“漱寒流”是从孙楚“枕石漱流”(见《世说新语》)的典故中化出.静听水激砂石的潺潺之音,诗人倍觉清爽.泉流本无纤尘,却又为玉砂磨洗,愈使人觉其清澈可鉴.这一联是全诗中的警句,“醒”、“鸣”、“清”、“漱”四个动词的使用,使句格变得极为灵动,下字精警,颇费安排.
末联归结全诗,意思是在此潜心书史,是置身于最令人向往的境界.?黄卷,指细心读书.寻绎义理叫?.“香炉最上头”,即香炉峰景物绝佳处.白居易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李白登香炉峰有“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句.白居易曾在香炉峰建草堂,自谓“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草堂记》)可见香炉幽境历来为人仰慕.曾巩读书于凝香斋,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说明他对齐州山水是非常喜爱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于邑政之暇优游湖山、沉心书史的高雅情趣,意境清幽隽洁,沁人心脾.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中的重要性语句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思想特点和内涵,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幽”写出了大明湖畔的秀美景致,这里是深幽雅静的地方,湖水清幽给人以一种精神的愉悦之感,面对这种环境,内心深处自然也是清幽有内涵,舒适空明.
答案:
(1)BE(选B得2分,选E得3分,选BE得5分)
(2)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
赏析:
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都是“西斋景最幽”的具体说明.“不知官是古诸侯”,紧承首句,形容诗人自身的悠然自得,物我两忘.“诸侯”,指封建朝廷委派的州郡长官,类似于古代诸侯,故诗人幽默地自称为“古诸侯”.曾巩身临西斋,徜徉山水,忘怀世情俗务,连自己地方长官的身份仿佛都忘记了,故说“不知”.这也正见出西斋景致“最幽”,使诗人俯仰其间,心神愉悦.
“不知官是古诸侯”,并不是曾巩忘记了地方官的职责,而是他善于治邑,游刃有余,能使地方政通人和,因而才有游逛湖山的余暇和雅兴.三、四句由第二句来,也是第二句的具体化.齐州境内,桑麻遍野,庄稼茁壮,可望秋季丰收,人心安定;故而官衙中政简讼息,诗人身闲无事,只消手持酒杯,临风赏月.诗中一句是就诗人个人生活说的,“一尊风月”,表示悠闲之趣;一句是就社会环境说的,“千里耕桑”,充满丰饶气氛.这一联表现出政简年丰,正是第二句的注脚.
由于官闲无事,便可静心领略此中幽景雅趣,第三联笔力集中于此.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该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云水醒心鸣好鸟”,“云水”,如白云一样纯洁的湖水.“醒心”,来自韩愈的《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欧阳修曾在滁州建“醒心亭”,曾巩为之作《醒心亭记》.这里“醒心”含有使心地清醒明澈之义.这雅洁的云水,使珍异的水鸟惬意地嘤嘤和鸣.连水鸟也为湖光之美所动,诗人更会心旷神怡了.“玉砂清耳漱寒流”,“玉砂”,泉底砂石晶莹如玉.“清耳”,班固《答宾戏》说:“牙旷清耳于管弦.”陆机《演连珠》也有“瞽史清耳”之语,意指静心倾听,这里兼有使耳边清幽之意.“漱寒流”是从孙楚“枕石漱流”(见《世说新语》)的典故中化出.静听水激砂石的潺潺之音,诗人倍觉清爽.泉流本无纤尘,却又为玉砂磨洗,愈使人觉其清澈可鉴.这一联是全诗中的警句,“醒”、“鸣”、“清”、“漱”四个动词的使用,使句格变得极为灵动,下字精警,颇费安排.
末联归结全诗,意思是在此潜心书史,是置身于最令人向往的境界.?黄卷,指细心读书.寻绎义理叫?.“香炉最上头”,即香炉峰景物绝佳处.白居易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李白登香炉峰有“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句.白居易曾在香炉峰建草堂,自谓“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草堂记》)可见香炉幽境历来为人仰慕.曾巩读书于凝香斋,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说明他对齐州山水是非常喜爱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于邑政之暇优游湖山、沉心书史的高雅情趣,意境清幽隽洁,沁人心脾.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 2020-06-09 …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 2020-06-09 …
改病句: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 2020-06-19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和子珍谭献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 2020-06-21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陈克①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 2020-06-29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 2020-07-12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 2020-11-05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陈与义①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 2020-12-01 …
为什么是病句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 2020-12-25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