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属文,触类赋咏。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黄中多识典故,每详定礼文,损益得中,号为称职。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宗即位,迁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赐钱三十万。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端拱二年,兼史馆修撰。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遂参知政事。当世文行之士,多黄中所荐引,而未尝言,人莫之知也。然畏慎过甚,中书政事颇留不决。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黄中素嗜文籍,既居内阁,甚以为慰。二年,以疾卒,年五十六。上闻其素贫,别赐钱三十万。在翰林日,太宗召见,访以时政得失,黄中但言:“臣职典书诏,思不出位,军国政事,非臣所知。”上益重之,以为谨厚。 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节选自《宋史•贾黄中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仍设法弭盗        弭盗:消除盗患。
B.因悉解去          解去:瓦解散去。
C.黄中为政简易      简易:简单平易。
D.凡再典贡部        再典:再次主持。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B.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C.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选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D.至道初/黄中构疾/诏令归阙/会建储宫/择大臣有德望者为宾友/黄中在中以久/疾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黄中亦特拜礼部侍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黄中家教甚严,最终学有所成。他幼年即能诗善文,他父亲常常不给他吃肉食以激励意志;及至他为官审定礼文时,凭借其熟识典故,总能增减适当。
B.黄中廉洁无私,受到皇帝嘉奖。他巡视州府,发现了旧朝遗留的大量财宝,悉数上交,皇帝赏赐三十万;他去世后,皇帝念及他家贫,又赐钱三十万。
C.黄中恪尽职守,为国举贤任能。他主管科举考试,大量选拔寒门学子,任免官员时,品评恰当;他特别看重吕端的人品,给吕端委以镇守襄阳的重任。
D.黄中为人厚道,处事非常谨慎。宣州灾荒,他拿出自己的俸米煮粥给百姓充饥;当世有学问的贤士多由他推荐任用,但他从不说出,人们也并不知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②及知政事,卒无所建明,时论不之许。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共两次掌管贡部.再典:两次主持.
(2)B “有德望者”为定语后置,修饰“大臣”,所以中间不可断,排除A、C;“以”这里是“因为”的意思,与“久疾”一起,表原因,其前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为礼部侍郎.
(3)C “给吕端委以镇守襄阳的重任”错,根据原文“黄中素重吕端为人,属端出镇襄阳,黄中力荐于上,因留为枢密直学士”可知,让吕端出镇襄阳的不是贾黄中,否则就与下文中的贾黄中向皇帝力荐留任吕端在朝中为官就矛盾了.
(4)①要不是贾黄中廉洁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
②等到他在处理政务时,最终却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评论并不称许他.

答案:
(1)D
(2)B
(3)C
(4)①要不是贾黄中廉洁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
②等到他在处理政务时,最终却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评论并不称许他.

参考译文: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六岁举童子科,七岁能写文章,能赋诗吟咏.父亲经常让他粗茶淡饭,说:“等到学业完成,才能吃肉.”十五岁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升为著作佐郎.开宝八年,通判定州,判太常礼院.贾黄中通晓典故,每次审定礼文,增减适当,人们称他称职.岭南平定后,任贾黄中为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宽厚,远方的人为此感到安逸.回朝上奏利弊数十项,都符合旨意.选任宣州知州,这一年闹饥荒,百姓大多成为强盗,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米煮成粥,赖以保全性命的数以千计,又设法禁盗,于是流民全部散去.太宗即位,升为礼部员外郎.太平兴国二年,作了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贾黄中为政简单平易,州内秩序井然.一天,巡视州府,见到一个房间锁得非常牢固,命令打开察看,得到金银珠宝数十柜,价值数百万,是李氏宫廷中遗留之物,马上写表章献上.皇上阅读表章对侍臣说: “不是贾黄中廉洁谨慎,亡国的财宝,就要玷污法典而害人了.”赐钱三十万.有人举荐贾黄中博学能文,召赴中书考试,授为驾部员外郎、知制诰.端拱二年,兼任史馆修撰.共两次掌管贡部,大量选拔寒门才俊,任免官吏,鉴定精当.贾黄中早就看重吕端的为人,适值吕端出朝镇守襄阳,贾黄中极力向皇上推荐,因而留在朝中任枢密直学士,于是参知政事.当世能文有德的贤士,多是贾黄中所举荐提拔,然而他未曾说出,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小心谨慎太过,中书政事常拖延不决.至道初年,贾黄中患病,诏令返回朝廷.适逢立太子时,选择大臣中有道德威望的人做宾客僚友,贾黄中入选.因久病,改命李至、李沆兼宾客,贾黄中也特授为礼部侍郎.贾黄中一向酷爱文献典籍,官居内阁以后,很是欣慰.至道二年,贾黄中因病去世,时年五十六岁.皇帝听说他一生贫困,特别赐钱三十万.在翰林时,太宗召见,询问时政得失,贾黄中只说:“我的职务是掌管文书诏令,所思不超出本职,国家军政大事,不是臣所清楚的.”皇上却更加重视他,认为他谨慎忠厚.等到他在处理政务时,最终却没有什么建树,当时的评论并不称许他.